國內航司集體“站臺”航旅縱橫背後,民航的“反內卷”開始了|姍言兩語
最近幾天,多家國內航空公司陸續發佈公告,內容都與跟航旅縱橫的合作有關。
兩週前,央企中國航信旗下的國內最大民航信息服務平臺航旅縱橫宣佈介入機票銷售,推出“民航官方直銷平臺”,並將其定義爲“民航版的12306”。
之所以這樣定義,是因爲這個平臺整合了國內37家航司的直銷機票,未來還會接入更多航空公司。這與傳統OTA不同的是,平臺上沒有機票代理等供應商,只有航司官方直營。
隨後,包括國航、東航和南航在內的三大航,以及海航航空集團、深航、川航等多家航空公司也開始陸續發佈公告,爲航旅縱橫推出的“民航官方直銷平臺“背書,稱“已在航旅縱橫平臺開展機票直銷業務,航旅縱橫所銷售國內客票均直接來自航空公司,價格公開透明,無捆綁銷售,與航司規則一致,無大數據殺熟,信息安全保障及行程單金額與支付金額一致”。
對於推出這一平臺的原因,航旅縱橫方面表示,開展機票業務主要是爲了解決用戶的痛點,也就是經常在OTA上遇到的捆綁,加價等問題,他們認爲,只有建立直銷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
而據筆者瞭解,上述“民航官方直銷平臺”的推出,也得到了相關監管部門的認可和支持,背後則是民航“反內卷”工作的啓動。
在如今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反內卷的當下,民航局在近期也專門召開了一次電視電話會,部署民航領域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工作。在會議上,民航局長提到,在民航領域,內卷的本質是大量資源投入低效同質化的競爭,部分市場主體爲追求短期收益,過度低價,形成低質量同質化過度競爭,導致我國航空市場儘管保持增長,但“旺丁不旺財,增利不增收”的現象突出。
而在機票銷售渠道方面,局長也提到我國航司機票的直銷比例不夠,高度依賴網絡銷售平臺的分銷渠道。在部分航線,市場網絡銷售平臺依靠龐大的用戶流量和便捷的預訂渠道,藉助AI算法、大數據等技術影響機票定價,航司被迫低價銷售以爭奪客源。
因此,民航局將“內卷”整治工作的重點,放在了防止以低於成本價開展惡性競爭上,在銷售渠道上,則要求航空公司要做好銷售渠道管控,抓實抓細OTA平臺和銷售代理人的准入標準,服務要求、違規處罰等核心環節,嚴肅處理價格違規行爲。
而如果能夠成立一個類似鐵路12306的全國統一官方機票銷售平臺,也可能降低旅客對“市場網絡銷售平臺”的依賴。
不過,“民航官方直銷平臺”能否得到更多旅客的認可,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畢竟目前從機票價格的展示來看,這一平臺還沒有優勢;在支付方式和轉機航班選擇方面,相對OTA平臺也還有欠缺。而在幫助航司拓展銷售渠道,降低運營成本方面,OTA也依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至於民航到底該如何“反內卷”,不少業內人士認爲解決運力過剩之下的同質化競爭,纔是緩解“票價內卷”之道。在目前民航旅客結構發生巨大變化,高鐵不斷分流民航客源的現實環境下,以往依靠運力和資源投入的粗放式規模增長已不再適用,如何挖掘不同旅客的個性化、多樣化出行需求,創新更豐富的航空產品供給,是每一家航司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