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這麼嚴重,把圓柏砍了行不行?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過敏的人越來越多了。
今年春分剛過的時候,北京天壇公園的3800株古圓柏集體“開閘放粉”,金黃花粉在升溫氣流裹挾下形成肉眼可見的黃色霧靄,在短視頻平臺颳起了一股“金黃色”的風暴。
(來源:央視新聞)
早來的春天催開了百花,也讓千年的圓柏開始繁衍,但在社交平臺人們討論最多的,是隨之而來的過敏性鼻炎。
通勤路上的淚流滿面,走在戶外噴嚏不斷,辦公室垃圾桶裡鼻涕紙堆積如山,過敏已成當代中國人的新型“季節限定困擾”。
花朵開放、古樹繁衍年年都有,爲啥近幾年大家普遍感覺過敏越來越嚴重了?而且,從研究數據來看,3月並不是過敏性鼻炎的高峰期。這意味着,對於過敏性鼻炎患者而言,要受折磨的日子,還早着呢……
今年春天,北京的圓柏拉開了人們免疫系統和城市氣候的第一場“大戰”,有不少人在網上討論,爲啥現在過敏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以前對花粉不過敏的人,現在也開始出現流鼻涕、流眼淚的症狀了。而且不僅是花粉過敏,身邊各類過敏現象好像也越來越常見了。
這種感受並非個例,近年來,過敏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WHO(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在2011年時,全球約有4億人都受其困擾,在2018年時,這個數據就已增加至10億。
在我國,從2005年至2011年6年間,我國成人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上升至17.6%,患病人數大約增加1億。目前,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高達2.4億,其中超過半數(52.2%)屬於持續性中重度患者。
在龐大的過敏人羣中,免疫系統尚在發育期的10-14歲青少年過敏率最高,他們的症狀往往更頑固持久。
一項關於北京地區1萬多名過敏門診患者的研究顯示,10-14歲青少年的過敏原檢測陽性率高達94.2%,免疫系統像被提前按下了警報鍵。同時,嬰幼兒時期59.1%的陽性率,在青春期達到峰值後逐步回落。從年齡上來看,年輕職場人羣的過敏率也高於老年羣體。
北京市某科技園員職工的體檢數據顯示,比起正常體形人羣,肥胖人羣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更高;吸菸或被動吸菸人羣患病率19.97%,比非吸菸者高出51%。
這些數字背後,是兒童過早暴露於過敏原、職場人士承受肥胖與壓力雙重暴擊的現實。所以有醫生建議,家長應爲孩子建立過敏原檔案,職場人羣需警惕看不見的“過敏原”,所有人都應重視呼吸道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很多人一提到過敏性鼻炎,首先想到的便是花粉過敏,然而,真正的“元兇”遠不只如此,風媒授粉的樹草纔是最大的“呼吸障礙”。
3月上旬,氣溫驟增讓北京圓柏開始噴粉,不少人以爲自己是對圓柏過敏。但研究發現,在北京,灰藜和葎草的陽性率更高,圓柏反而排在其後。
那些漂亮鮮豔的花朵,如桃花、櫻花,它們產生的蟲媒植物花粉顆粒較大且相對較重,不易在空中飛散。而柏樹、桑樹以及葎草等綠色植物產生的風媒植物花粉,顆粒小、質量輕,容易隨風飄散,更容易成爲引發過敏的“罪魁禍首”。
(資料圖,柏樹花粉)
所以,當你眼紅打噴嚏流鼻涕的時候,別再只盯着花朵啦,這些風媒樹草或許纔是讓你過敏的主要源頭。
而且過敏性鼻炎也並非全是花粉惹的禍,在我們難以察覺的角落,還隱藏着更多過敏原。塵蟎,這種微小的生物喜歡藏在牀墊、沙發、地毯等地方,悄無聲息地引發過敏反應。
黴菌則容易在潮溼的環境中滋生,像浴室、地下室等地方都是它們的“溫牀”。動物毛也是常見的過敏原之一,家裡養寵物的人可要格外注意了。
這些過敏原不像花粉那樣顯而易見,它們隱匿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讓人防不勝防。當我們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過敏症狀時,可能根本想不到是這些隱匿的過敏原在作祟。
在北京,不同季節的花粉“主角”會發生變換。
3月上旬至5月中旬,花粉濃度高峰期以木本植物爲主,像柏樹、楊樹等樹木的花粉開始肆虐。這個時候,走在北京的街頭巷尾,空氣中都瀰漫着木本植物花粉的“氣息”。到了8月中旬至9月中旬,草本植物則會成爲花粉界的“主角”,葎草、灰藜等草本植物的花粉濃度達到高峰。
除了花粉,不同季節的過敏原也有所變化。春季過敏原主要是樹木花粉,夏季則有可能是黴菌,而到了秋季,雜草花粉又成了過敏的主要源頭。
所以,即使不接觸鮮花,“過敏星人”在不同季節也有中招的風險,難受的日子可不只在花開時節。
2024年中國科學報轉載的一篇論文曾揭秘,城市人羣因花粉誘發的呼吸道過敏症日益嚴重,與城市綠化工作、全球變暖有密切關係。
2013-2023年十年間,北京市綠化覆蓋面積增加了將近3萬公頃,相當於八分之一個太湖了。城市變綠是美事,但也帶來了“幸福的煩惱”。
2013年,北京出臺了《北京市主要常規造林樹種目錄》,包括柏樹、松樹等花粉量較大的喬木均有入選。此外,20世紀以來引入的一些致敏性非本地植物,如法國梧桐(懸鈴木)等,其花粉和飛絮亦是常見的過敏原。這些因素共同改變了北京原有的花粉模式,推高了致敏性花粉濃度。
(資料圖,梧桐飛絮)
有網友好奇,把圓柏都砍掉的話,是不是就能減輕過敏了。
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叢日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圓柏是北京鄉土樹種,生命力強,具有較高的碳匯價值,四季常綠,能爲北方“光禿禿”的冬季增添一抹綠意。
而且研究發現,北京所在緯度上的常綠樹和落葉樹科學種植比例約爲3:7,因此需栽植一定量的常綠樹。此外,其他一些常見樹種也是過敏原,均砍掉將導致生態環境問題。
花粉問題不可能根治,但可以針對性治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種樹方面已經開啓“改良模式”了。據央廣網報道,北京正陸續更新替換易致敏樹種,未來園林綠化工程將嚴格控制相關樹種栽植量。考慮到柏樹的生態價值,後續還將選育不產生花粉的雌株柏樹,兼顧綠色生態與過敏防護。
(來源:北京青年報,天壇公園噴水作業降低花粉濃度)
全球變暖也在給花粉傳播推波助瀾。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指出,1990—2018年,北美花粉季節延長20天,花粉濃度增加21%,其中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化,對花粉季延長的“貢獻”達 50%。
溫度與花粉量的關聯有多緊密?北美地區60多個城市的研究顯示,年平均溫度與總年花粉積分呈現出線性關係,溫度越高,總年花粉積分越高,過敏症狀也隨之加劇。
我們將目光迴歸到北京,2024—2025年冬季,北京平均氣溫、日照時數較上一年偏高偏多。2025年3月的平均溫度已經高過了去年同期。升高的溫度不僅讓北京提前入春,也加速植物生長,花粉開始期、高峰期均提前,濃度也顯著上升。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面對過敏性鼻炎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遠離過敏原。
幾個世紀以來,圓柏在北京廣泛種植,所以砍是不可能的。據叢日晨介紹,柏樹目前在北京核心城區的總數有400多萬株。北京共有41865株古樹,其中有圓柏6000株。
通過古樹名錄,我們可以發現,天壇公園、景山公園這些地方是百年圓柏最多地方。儘管它們是重要的景觀遺產,但在花粉最嚴重的三四月,“過敏星人”最好還是避開這些地方。
城市綠化在提升城市生態環境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花粉過敏加劇的問題;全球變暖作爲全球性挑戰,對花粉過敏的影響也日益顯著。
當生存環境迭代速度超過生物進化節奏,“過敏”就成了文明升級的另類刻度尺。我們在享受城市綠化成果的同時,期望相關部門持續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像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對易致敏樹種的更新替換等舉措,緩解花粉過敏問題。畢竟在過敏這場全民戰役裡,沒有人能永遠躲在口罩後面。
參考資料:
1、新華社《眼淚鼻涕隨風起!“過敏俠”怎樣過個好春天?》
2、中國科學報《大數據揭秘花粉過敏爲何日益嚴重》
3、央廣網《北京將種植不產生花粉的雌株柏樹緩解過敏問題》
數據新聞編輯:陳華羅 實習生何逸銘
新媒體設計:苗奇卉
校對:李立軍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