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 郝龍斌提兩岸政見:臺灣不獨 大陸不武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昨天舉行記者會,公佈五大兩岸政見,要求對岸正視且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記者葉信菉/攝影
國民黨主席選戰倒數,候選人郝龍斌昨公佈五大兩岸政見:一、舉行兩岸政策大辯論;二、積極推動在上海、北京設立辦事處;三、以雙城論壇的基礎推動兩岸論壇;四、大陸應宣佈「臺灣不獨、大陸不武」;五、要求對岸正視且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對於候選人鄭麗文主張,把增加軍購的錢省下來,用於健保與孩子身上。郝龍斌說,臺海和平穩定就是最好的國防,基本的備戰要有,但也不能因此短縮社福、公共建設經費,他主張臺灣未來的軍事支出比照美國,不超過GDP的百分之三點四。
郝龍斌也說,他若當選國民黨主席,將要求北京當局具體承諾,「只要臺灣不宣佈獨立,大陸就不會對臺動武」,因爲中共軍機、軍艦繞臺與圍臺軍演,是兩岸走向和平、穩定最大的障礙,必須有不以武力威嚇做基礎的良善互動,兩岸才能追求進一步的交流和善意,「不讓北風肆虐,吹走所有陽光」。
「民進黨做不了,國民黨全力來做。」郝龍斌說,國民黨是現在唯一可能跟大陸對話的政黨,也是維持和平最重要的政黨,兩岸政策不能被激情取代理性訴求,他是最能確保中華民國主體性、確保兩岸和平與繁榮的黨主席。
郝龍斌說,兩岸定位要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就是臺灣最好的安全保障,對岸必須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纔有「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只要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他很樂意以黨主席身分登陸,跟大陸領導人見面,只有溝通交流、互釋善意,才能維持海峽和平穩定。
羅智強:以九二共識爲基底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羅智強說,每位候選人的兩岸論述有些方向差異,但本質出發點一致,以九二共識作爲基底,恢復兩岸和平的榮景;他的主張包括當選三個月內帶青年團隊訪陸,重建兩岸對話的窗口跟管道,在捍衛中華民國尊嚴、臺灣利益的前提下,進行更友善的交流與對話。
候選人張亞中說,郝龍斌的主張與黨中央及其他幾位候選人無根本差異,論述框架依舊停留在前總統馬英九時期的思維,相較自己對兩岸論述已屬博士論文層次,郝論述仍停留在「國小家庭作業」層次;最關鍵的行動就是在未來一、兩年內,促成國民黨與北京達成「深化九二共識」的和平備忘錄,作爲兩黨可接受的共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