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很糟 民進黨更加不堪

▲從今年以來,綠營一直挾着民粹之威霸凌、嘲諷在野黨,不僅揚言要殲滅國民黨,還把「大罷免治百病」掛在嘴邊。(圖/記者屠惠剛攝)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上週六,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24席藍委不僅全數過關,且不同意票都跨越25%的門檻。除了葉元之、王鴻薇分別以3560票、9848票勝出之外,其餘藍委勝出的差距都在1萬票以上,桃園魯明哲的勝差更達到39022票,幾乎是其同意票60944的2/3;原本被綠營認爲最可能成功罷免的臺東立委黃建賓則得到了全國最高的62.29%不同意票。

沒有擔當的執政黨 被民意唾棄剛好而已

從今年2月1日第一階段連署31:0以來,綠營一直挾着民粹之威霸凌、嘲諷在野黨,不僅揚言要殲滅國民黨,還把「大罷免治百病」掛在嘴邊,檢調自甘墮落扮演錦衣衛,關押的國民黨工不計其數。

大罷免眼看就要成爲一場政治的大清洗、大屠殺;而投票結果出爐,國民黨居然以碾壓之勢勝出,嚇傻的民進黨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迴應。

觀察臺灣選舉多年,每次投票結果出爐,都會因爲選民集體的智慧而感到讚歎,選民總是能做出對臺灣民主最有利、最正確的決定。

看看民進黨之前囂張的模樣,敗選之後卻全黨龜縮,既不敢承認失敗、更不敢迴應民意的審判,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這樣一個沒有擔當的執政黨,被多數民意唾棄不是剛好而已?

還記得從去年5月以來,賴清德就整天威脅「青鳥會飛出來」,聲稱「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行政院在投票前還說「大罷免是臺灣人的公民課」。如今,「更大的民主」結果已經展現、「公民課」已經上完,行政院卻假裝沒有看到,賴清德則說「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彷彿只要賴皮到底,全世界都拿我沒輒。

罷免投票結果出爐後,賴清德、行政院都不承認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說「不要將大罷免窄化爲政黨對決,也不要扭曲爲政黨之間的勝負」,整個綠營只有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一個人承認失敗。事隔兩天之後,林右昌在臉書發文宣佈請辭,連場正式記者會都沒有,外界根本搞不清楚,林右昌請辭到底是給誰交代?民進黨一直不承認大罷免是自己發動、支持,如今算是承認了嗎?

林右昌下臺若是給綠營支持者跟罷團交代,臺灣社會過去長達半年多、甚至接近一年的紛紛擾擾、政治動盪,又是誰該給個交代、誰該負責?賴清德和卓榮泰真以爲不承認、假裝跟自己無關就沒事嗎?

▼敗選後全黨龜縮,既不敢承認失敗、更不敢迴應民意的審判,這樣一個沒有擔當的執政黨,被多數民意唾棄不是剛好而已。(圖/記者林敬旻攝)

國民黨表現糟糕、民進黨還失敗 因爲沉默的中間選民走進投票所

過去一年,國民黨的表現的確不理想,才就職沒多久,傅(山昆)萁就率團前往北京會見中共政協主席王滬寧,毫不忌諱可能引發的負面影響;第一會期揚言要通過的《花東條例》更是鬧劇一場。從《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到《財劃法》、《憲訴法》等一連串的修法,即便有正當性卻缺乏和社會對話、溝通,間接激發了社會的對立和衝突。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憲訴法》、《選罷法》的修法,把藍委的利益和需求放在第一位,沒有考慮中間選民乃至藍營支持者的需求;總預算的刪減即便師出有名,也難掩其粗糙的事實。直到罷免威脅當前,才急忙通過國定假日「4+1」、全民普發1萬元,來討好選民。若非國民黨的表現如此之糟,第一、二階段連署又怎麼會出現31:0、24:0這樣難看的數字。

罷免結果出爐後,綠營和側翼的檢討都說是因爲國民黨成功動員出基本盤,但若國民黨基本盤真如此之好,31:0、24:0又是怎樣出現的?爲何連第一階段1%的連署都達不到?而7位藍委的不同意票甚至高於當初當選時的得票,這又是哪門子的基本盤?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民調都顯示,藍白的基本盤加起來都沒有綠營大。選前幾乎所有的民調都顯示,即便臺灣民意反對罷免高於贊成,但會去投票者支持罷免的比例卻高於反對。7/25的選前之夜,藍營在凱道的人氣並不算高,相對在罷團在濟南路的人數和熱度還高一些。

在投票之前,藍營無論在民調和動員的情況都不理想,藍營雖然感覺罷免的風向有轉變,被罷的席次不至於高於6席,卻沒有人敢想像能全面碾壓綠營;而綠營仍評估有機會罷免6~10席,沒有人想過可能要面對如此的慘敗。

綠營「抗中保臺」的策略沒成功嗎?有7名藍委的同意票都跨過25%的門檻,如果不是不同意票的數量更多,這些藍委都會成功被罷免。

民進黨之所以失敗,是因爲更多沉默的中間選民,在最後關鍵時刻,走進了投票所,投下了反對票。這些選民,民調測不到、藍白動員不到,卻在關鍵時刻守護臺灣的民主。

賴清德和民進黨的失敗,不是「抗中保臺」失靈,是多數民衆不認同綠營在臺灣內部製造恐懼、製造對立、在內部找敵人、找匪諜的做法。民衆討厭中國、不願意被併吞,卻更擔心臺灣的民主覆滅,擔心若真的「大罷免、大成功」,臺灣就再無民主可言。若真讓曹興誠、沈伯洋等人成爲臺灣政治的主流,臺灣的未來堪憂。

這次大罷免的結果是擔心臺灣民主覆滅的「新亡國感」,超越被中國併吞的「亡國感」的結果。選民用超高的投票率,展現捍衛民主的決心。國民黨很爛,但民進黨卻更加不堪,選民在兩顆爛蘋果,只能選擇比較不爛的那一顆,選擇捍衛民主的價值,不讓民粹爲禍臺灣。

民進黨如果不能正視民意的審判、不願意承認失敗、不願意修復過去造成的撕裂,8/23選民只能再教訓民進黨一次,直到民進黨瞭解何謂民主爲止。

▼民進黨之所以失敗,是因爲更多沉默的中間選民,在最後關鍵時刻,走進了投票所,投下了反對票。(圖/記者周宸亙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