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平價智駕時代崛起 國產企業有望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和投資機會

智通財經獲悉,國金證券發佈研報稱,車載視覺高速NOA和城市NOA推動車載攝像頭量配齊開。建議關注在車載視覺領域具有優勢的國產替代廠商,尤其是龍頭企業作爲車載CIS領域的重要國產廠商,其車規級圖像傳感器已全面嵌入頭部車企的智能駕駛系統,覆蓋艙內DMS駕駛員監控、ADAS輔助駕駛及電子後視鏡等核心場景,技術實力強勁,且業績增長迅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國產企業在車載圖像傳感器等方面技術不斷成熟,產品覆蓋多種應用場景,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有望在智能駕駛車載視覺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投資機會。

國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政策、成本、技術三者齊發力,城市NOA滲透率有望提升到15%,高速NOA有望滲透率超過60%

政策端,國家級立法與地方性法規密集落地,爲城市NOA構建制度框架,推動高階智駕商業化進程。國務院將《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納入立法計劃,北京、武漢等地出臺地方性法規,爲L3級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構築法律基礎。成本端,激光雷達、算力芯片等核心硬件成本快速下降,疊加車企自研能力提升,推動智駕功能從高端車型向大衆市場下沉。激光雷達單價從2017年的20萬元以上降至2025年的2000元以下,算力芯片成本也顯著降低。技術端,BEV+Transformer算法優化與多傳感器融合方案成熟,城市NOA與高速NOA功能逐步完善。

車載攝像頭量價齊升,國產替代加速

車載攝像頭作爲感知層核心部件,量(數量)與配(性能)同步升級。數量從不足5個躍升至11個以上,前視、環視等攝像頭性能持續迭代,推動視覺感知精度與可靠性提升。800萬像素高分辨率攝像頭配合HDR高動態範圍技術漸成主流配置,顯著提升了複雜光照條件下的視覺感知精度。與此同時,國內產業鏈正加速突破關鍵技術壁壘,思特威通過車規級CIS圖像傳感器(SC530AT/SC360AT)實現核心器件國產替代,其M1系列ISP芯片更集成暗光降噪、4幀HDR合成及LFS線閃光抑制技術。技術的突破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正在深度推動智能駕駛技術向大衆市場滲透的"平權化"進程。

產業鏈競爭加劇,本土廠商崛起重構市場格局

全球車載攝像頭模組從2023年近60億美元增至2030年136.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爲8.69%。中國車載攝像頭出貨量由2020年的4263萬顆增至2023年的7200萬顆,複合年均增長率爲19.1%,2025年中國車載攝像頭出貨量預計將突破1億顆,市場規模可達237億元。車載攝像頭模組海外市場由豪威科技(OmniVision)、安森美(Onsemi)等Tier1主導,但國內廠商如舜宇光學、思特威通過性價比和本土化服務快速滲透。智慧安防由思特威主導,2023年市佔率爲48.2%,逐步穩佔全球市場。思特威智能手機CIS業務同比激增269%,實現高端替代。車載CIS傳感器方面,安森美、索尼、豪威科技佔據全球90%以上份額,思特威以8%的份額位列全球第四、國內第二。車載鏡頭領域呈現“一超多強”格局,舜宇光學市佔率超38%,聯創電子、歐菲光聚焦ADAS高附加值市場,國產化率持續提升。

風險提示

汽車行業競爭加劇、法規進展不及預期、自動駕駛技術進展不及預期、產品價格超預期下行等。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