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解讀:美加徵關稅背景下,我國外貿如何應對?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演變,美國對華採取了一系列單邊加徵高額關稅的措施,嚴重衝擊中美經貿關係。對此,中方採取了堅決有力反制措施。5月10日至11日,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雙方協商同意大幅降低關稅。
在這樣的背景下,外界對於中國經濟走勢和前景較爲關注。在5月19日上午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作出解讀。他指出,總的看,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撐下,我國經濟有望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共建“一帶一路”成效凸顯,對衝對美貿易下滑
“4月份,外部環境發生急劇變化,外貿壓力加大。但是,我國外貿克服困難,保持了平穩增長,彰顯出強大韌性和國際競爭力。”付凌暉介紹,1-4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4%,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從當月來看,4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5.6%,其中,出口增長9.3%,保持了較快增長。
對東盟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增長加快。4月份,儘管對美貿易出現下滑,但外貿多元化發展,對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加快,有力支撐了外貿持續增長。1-4月份,我國和東盟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2%,比一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3.9%,加快1.7個百分點。
民營外貿企業進出口增長較快。面對外部衝擊,民營外貿企業積極應變,通過市場多元化策略等有效應對,效果比較明顯。1-4月份,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6.8%,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好於整體外貿形勢。
機電產品出口增勢較好。我國產業升級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成爲出口的重要增長點。1-4月份,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9.5%,比一季度加快。
付凌暉指出,在外部衝擊加大的背景下,我國外貿能夠頂住壓力持續增長,反映了產業基礎堅實的支撐能力,體現出外貿快速調整的應變能力,展現出穩外貿政策的保障能力。“下階段,中美大幅降低關稅,有利於雙方貿易增長,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
從下階段情況看,經濟持續回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付凌暉同時指出,從下階段情況看,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國內週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持續回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付凌暉總結了四方面有利條件,即有基礎、有保障、有潛力、有動能。
回升有基礎。儘管4月份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但經濟回升態勢沒有改變。從主要指標看,與國內市場聯繫緊密的市場銷售和服務業繼續穩中有升。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4.7%和5.9%,均比1-3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的貨物出口和工業生產總體穩定。1-4月份,出口增長7.5%,比1-3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保持總體穩定。
政策有保障。今年以來,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兩新”政策力度加大,擴大了市場需求,帶動了企業生產。1-4月份,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增速均明顯快於上年全年。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帶動下,1-4月份設備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8.2%,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5%。近期,相關部門進一步降準降息,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等。隨着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政策逐步落實落地,將有利於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消費有潛力。各地區、各部門大力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擴大服務消費。4月份,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傢俱類、通訊器材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合計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1-4月份,服務零售額增長5.1%,連續兩個月加快。隨着政策效果繼續顯現、消費動能不斷壯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有望持續增強。
創新有動能。各方面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爲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高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向好。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9個百分點。1-3月份,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3%,保持較快增長。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4月份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4.2%,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8.9%。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科技前沿領域實現突破,將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總的看,在多重有利因素支撐下,我國經濟有望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付凌暉表示。
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