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今年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3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對此,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要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國際上有人說,人工智能的盡頭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在中國,電力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西部的綠電資源。”劉烈宏提到,過去一年,國家數據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協調推進算力建設與能源設施協同佈局。“今年底,我們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綠電佔比超過80%。”他說。
除了算力,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還要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和數據流通交易。人工智能時代,“Token”作爲模型處理文本的最小單元,通常是指一個單詞或者單詞的一部分、字符或者其他有意義的文本片段,已經成爲一個新的衡量標準。劉烈宏提到,有關機構研究表明,2024年初,我國日均Token消耗量爲1千億,現在每日消耗量已經達到10萬億級,1年增長100倍。
“基於我國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我們將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產業賦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做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人工智能+’行動到哪裡,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裡。”劉烈宏說,當前,全國數據系統正在加快建設高質量數據集,高質量數據集也已開始在數據交易所掛牌交易。未來,國家數據局將逐步完善數據市場規範,構建數據流通交易標準體系,細化流通交易規則,推動發佈數據流通交易標準示範合同,降低數據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數據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