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今年春季形成拉尼娜事件可能性較小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陳溯)今年1月,拉尼娜現象出現,並給全球氣候帶來一定影響。對於拉尼娜最新發展趨勢,國家氣候中心28日表示,預測2025年春季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比較小。

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會引起全球氣候異常。對中國而言,在拉尼娜發生的當年冬季容易偏冷,中國東部地區容易出現降水偏少的情況。

去年入冬以來,由於拉尼娜出現,中國東部地區受偏北風異常影響,水汽輸送條件極差,降水明顯偏少。

中國氣象局28日公佈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少30.4%,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區、西北大部、西南西部和南部、華南中東部等地降水偏少五至九成,華南地區氣象乾旱持續發展。

後期拉尼娜將如何發展?在28日舉辦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表示,監測顯示,赤道太平洋於2024年12月進入拉尼娜狀態,2025年1月海溫監測關鍵區指數爲-0.76℃,較2024年12月下降0.1℃。根據國內外動力氣候模式和統計方法預測,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海溫異常將在2025年春季衰減並維持中性狀態,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比較小。

“受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海溫異常影響,春季菲律賓附近對流層低層大氣易出現異常氣旋式環流,不利於暖溼氣流向中國南方地區輸送,導致華南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肖潺表示,後續將及時發佈拉尼娜監測情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