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推進人工智能與60個重點行業方向深度融合
4月29日 星期三
今日頭條 國家發改委:推進人工智能與60個重點行業方向深度融合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4月2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據機構測算,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已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未來投資空間還會不斷擴大和拓展。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推進人工智能與60個重點行業方向、700個基礎場景深度融合。
在製造業領域,人工智能可助力實現智能生產調度、質量檢測與設備預測性維護;在醫療行業,能輔助疾病診斷、藥物研發以及遠程醫療服務;在交通領域,可優化智能交通管理、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等。這一系列融合舉措,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多行業的應用落地,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家數據局:“東數西算”樞紐節點智算規模超八成
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國“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的算力總規模已達到每秒215.5百億億次浮點運算,其中智能算力規模佔比高達80.8%。表明中國算力資源佈局進一步優化,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正在加快構建。樞紐節點間20毫秒時延圈已基本實現,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試點開通9條“公共傳輸通道”,爲中小企業、科研機構提供彈性網絡服務,有助於生產經營和研發創新。算力作爲支撐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生產力,呈現出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此外,樞紐節點間的20毫秒時延圈已基本實現,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同時,試點開通了9條“公共傳輸通道”,爲中小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彈性網絡服務,助力生產經營和研發創新。
新疆首個“量子+經典算力”示範工程落地吐魯番
近日,新疆首個 “量子 + 經典算力” 示範工程 —— 吐魯番市高昌區晟邁量子智算中心項目在吐魯番經開區開工建設。智算算力達到6016P(FP16),並配備一臺由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本源“悟空”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項目建成後,將對外提供先進的量子計算服務、人工智能算力服務以及智算中心機櫃租賃服務。項目計劃在年底建成投用,將在量子計算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優化、大數據處理等領域發揮巨大作用,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形成區域特色數字產業集羣。
江蘇推動1萬餘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基礎級智能工廠建設
4月29日,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品質江蘇”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江蘇推動1萬餘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基礎級智能工廠建設,2000家以上規上企業開展先進級智能工廠建設,擇優培育一批國家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
到2027年底,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完成智能車間改造,基礎級及以上智能工廠覆蓋率約50%。先進級及以上智能工廠覆蓋率約10%,卓越級及以上智能工廠覆蓋率約5%,領航級智能工廠覆蓋率約1%。分層分級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初始級及以上數字化轉型覆蓋率30%以上。完善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培育認定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家左右。在集成電路、動力電池等重點產業鏈組建一批質量創新聯合體,協同開展質量比對、質量攻關。
2025杭州AI人工智能企業TOP100發佈
近日,“2025杭州AI人工智能企業TOP100”發佈。杭州AI產業優勢所體現出來的數量和規模(核心AI技術研發企業超150家且每年新增註冊企業增速很高)得益於三大原因或“基礎支撐”。上榜企業涵蓋了從基礎研發到應用落地的全產業鏈,如DeepSeek、阿里雲、海康威視等。這些企業在AI+零售、AI+物流、醫療AI等領域表現突出。杭州的AI產業已形成集羣化分佈,城西科創大走廊和濱江高新區是主要的產業集聚區。
“AI師父”,首例“非遺武術大模型”落地
近日,國內首個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傳承的““非遺武術-百度文心大模型”在武漢體育中心正式發佈。以人工智能助力數字化傳承傳播,讓古老的非遺武術“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非遺武術-百度文心大模型”通過3D動作建模、AI動態糾錯等技術,將非遺武術技術動作以數字化形式保存和記錄下來。該模型集“教、學、練、測、評”於一體,具備技術示範、知識問答、智能帶教、動作糾錯等四大核心功能,能夠爲非遺武術愛好者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科學化實時反饋與即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