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低軌衛星標案 仁寶、緯創搶下
TASA低軌通訊衛星計劃
國家太空中心(TASA)上月展開「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臺」廠商徵求,9月中標案決標,近日公佈結果,決標金額23.57餘億元,由仁寶、緯創拿下,兩家大廠將進入第一階段進行低軌衛星通訊設計。
根據決標公告,兩廠商各自決標金額都是11億7,875萬元,鴻海因未於通知議價時間出席視同放棄,爲廢標。
先前TASA舉辦「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臺」招標內容說明會,電子五哥在內的45家廠商參與,由於計劃堪稱打造臺版星鏈,也有廠商關心編隊飛行操作模式。只不過,原計劃第一階段遴選4家廠商設計,依設計內容再擇優2家接續打造4顆通訊衛星,惟本次2家得標,TASA也期望廠商力拚第二階段,朝向衛星製造、驗測、發射、在軌操作等工作邁進。
TASA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臺,目的要讓臺灣產業界具備衛星系統整合能力,並進一步成爲驗證平臺,協助臺廠長久以來缺乏的在軌驗證。
由於低軌通訊衛星計劃也攸關臺灣通訊韌性,政府除與國際通訊衛星公司合作,也希望打造自有低軌衛星,期望拉擡產業發展,協助打入國際太空產業鏈。
目前TASA低軌通訊實驗衛星計劃正在執行Beyond 5G(B5G)低軌通訊衛星實驗衛星計劃,包含2顆衛星,當中1A的通訊酬載由美國通訊酬載廠商Cesium Astro得標,1B酬載由TASA主導,與國內廠商、大學與研究機構共同合作。首顆預計2027年升空,第二顆2030年發射。
另外,「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臺」計劃,採購預算爲24.9億元,規劃4顆低軌通訊衛星,由TASA輔導臺灣產業打造,計劃2029年發射,在軌保固1年、衛星任務3年。
與B5G計劃較爲不同的,產業化平臺將進行雷射光通訊與衛星間換手(hand-over)等端對端通訊實驗及星間光通訊(Inter-Satellite Optical Communication)驗證;也希望支援6G NTN地面設備驗證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