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15位長的電話號碼要來了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關於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規劃700號段作爲號碼保護服務業務的專用碼號資源,管理位長11位,使用位長15位,以進一步爲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同時規範中間號業務、強化碼號資源管理、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和非應邀商業營銷信息。
這意味着,用戶在撥打或接聽電話的時候,看到15位長的“700XXXXXXXXXXXX”號碼,就可以認定本次通信使用了號碼保護服務,對方看不到用戶的實際號碼。
據介紹,號碼保護服務業務是指受快遞、外賣、網約車等互聯網平臺企業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委託,爲其個人用戶分配臨時號碼(通常稱爲“中間號”或“隱私號”)代替真實手機號碼,利用公用電信網實現和他人之間的話音、短消息等通信功能,減少個人手機號碼泄露風險的一種業務。
爲什麼要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試點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即時配送、電商平臺、網約車等主要領域的頭部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做出諸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形成較爲清晰的號碼保護服務業務實現路徑,但也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企業多使用手機號碼作爲“中間號”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用戶接到電話時,不知道該手機號是“中間號”還是對方的實際號碼,無法判斷是否接聽。
二是業務涉及主體較多,無統一的技術實現標準及服務規範要求,運營各方責任不夠清晰,業務流程實現方式也不盡相同,給服務穩定性帶來一定挑戰。
三是存在部分“散亂差”企業爲逃避監管,以保護用戶隱私爲由,批量使用手機號作爲“中間號”撥打商業營銷電話,甚至存在用於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風險。
號碼保護服務業務試點如何開展?
據悉,《通知》從試點內容、工作安排、相關要求等方面,系統部署了試點工作。
其中,在完善政策制度上,明確了業務定義和業務參與方,明晰了應用平臺提供方、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業務使用方等三方參與主體的責任邊界和相關要求,強化合規經營、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加強商業營銷電話防控等業務管理要求,限制應用平臺提供方“轉租轉售”。
在規劃專用號段上,當前我國號碼保護服務業務日均訂單量至少爲3.5億,規劃700專用號碼,在形式上可以與手機號碼明顯區分,方便用戶識別,在數量上可以滿足未來快遞、外賣、網約車等場景千億級的碼號資源需求。
在穩步推進試點上,考慮到業務開展涉及多方調整,本着積極穩妥的原則,《通知》設置了三個月試點準備階段、三個月試點過渡階段、兩年正式試點階段。試點過渡階段結束後,將全部使用700專用號碼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
在強化監督管理上,將嚴格管理業務試點和700專用號碼申請。強化業務和碼號分配的全流程管理,提升技術監管手段,有效支撐違規行爲溯源,切實防範700專用號碼被濫用。對於試點期間出現嚴重違法違規行爲的業務參與方,將依法依規撤銷試點資格。
如何辦理號碼保護服務業務?
據介紹,號碼保護服務是互聯網平臺等企業爲保護用戶的個人電話號碼信息而提供的一項服務。用戶在使用互聯網平臺服務時,可自主選擇是否授權同意互聯網平臺提供號碼保護服務。業務使用方需由取得業務試點資格的應用平臺提供方提供業務能力。
如何識別是否使用了號碼保護服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試點過渡階段起,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始受理號碼保護服務業務試點和專用碼號資源申請,700號碼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給號碼保護服務業務的專用號段,和手機號碼、固定電話號碼等格式明顯不同。用戶在撥打或接聽電話的時候,看到15位長的“700XXXXXXXXXXXX”號碼,就可以認定本次通信使用了號碼保護服務,對方看不到用戶的實際號碼。
同時,也將組織對700專用號碼進行標記,顯性提示用戶該號碼爲號碼保護服務專用號碼,提升用戶感知。
需要強調的是,號碼保護服務不會影響正常通信,使用該服務既能保障互聯網平臺的商家、配送等服務人員能夠聯繫到用戶,同時又不向這些人員提供用戶實際電話號碼。當服務人員或用戶使用“中間號”聯繫對方時,雙方撥打和看到的號碼均是“中間號”,網絡中會將“中間號”最終翻譯成對方的實際號碼完成通信。
來源: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