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眼科創新藥企撥康視雲招股開啓,錨定“千億”眼科賽道

6月24日-6月27日,撥康視雲正式啓動招股。根據招股書,撥康視雲是一間以創新驅動的臨牀階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開發新型及差異化療法。公司本次擬全球發售6058.2萬股,其中香港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發售價將爲每股發售股份10.10港元,每手500股。據悉,本次公開招股,建銀國際、華泰國際爲撥康視雲聯席保薦人。

資料顯示,撥康視雲於2015年9月在美國加州爾灣市成立,團隊擁有多元化的技能和豐富的眼科藥物研發經驗。業務層面,從招股書來看,撥康視雲的經營業績主要受行政開支和研發開支影響,其中研發開支佔比最高。2022年至2023年,撥康視雲研發開支分別爲1529萬美元及2749.2萬美元,2023年同比增長率爲79.80%。

眼科藥物開發歷來被稱爲"黃金賽道",已上市產品可通過延長專利期,或開發更多新適應症以擴大市場,保持優勢地位。此前,撥康視雲已獲四輪融資,融資額約1.54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高特佳、建銀國際、鼎暉投資、遠大醫藥等。C輪融資過後,撥康視雲估值達到4.69億美元,相當於36.6億港元。

官方表示,公司是一家臨牀階段的全球生物技術公司,開發治療慢性眼病的眼科藥物,而這些疾病的治療選擇往往很少。公司致力於內部發現、開發及商業化同類首創及同類最佳眼科療法,候選藥物管線中的所有候選藥物均是由擁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內部研發團隊自主研發。

據悉,目前撥康視雲已經建立一個由八種候選藥物組成的廣泛而創新的管線,覆蓋眼睛前部及後部的主要疾病,其中有四款處於臨牀階段的候選藥物,另有四款處於臨牀前階段的候選藥物。招股書顯示,公司對眼科疾病發病機制的深入瞭解和廣泛的科學知識使其開發出主要候選產品CBT-001,這是一種研究階段滴眼劑治療方法,用於預防翼狀胬肉發展及減少結膜充血。翼狀胬肉是一種高度診斷不足和治療不足的疾病,目前全球尚未有獲得批准的藥物治療方式。

公司其他兩個臨牀階段候選藥物 CBT-006及CBT-004分別適用於治療瞼板腺功能異常相關的乾眼症("瞼板腺功能異常相關的乾眼症";瞼板腺功能異常是瞼板腺的慢性黃斑病變,乾眼症是一種與淚液分泌量不足有關的眼部狀況)及血管化瞼裂斑(結膜組織血管化的疾病)。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披露,目前全球眼科藥物市場快速增長,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337億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396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爲4.1%,預計2028年達到530億美元,於2033年將達到70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來看,眼科賽道也能劃入"千億賽道行列"。

香港醫藥股板塊在今年以來一直是投資的大熱門之一。2025年初至6月上旬,恆生創新藥、恆生港股通醫療保健等三大醫藥主題指數漲幅均超60%;同期A股中證創新藥指數漲幅爲17.73%,滬深300醫藥指數漲4.62%。此前,從2021年中到2024年中,兩地醫藥股都已連續跌了三年。

通過港股18A條款上市的創新藥企,正是南下醫藥主題基金的重要投資目標。

"18A",是指港交所於2018年修改《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的諮詢總結》引入的條款,允許滿足適應性條款的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請香港主板上市。

有港股相關分析人士指出,外資目前對中國市場的興趣比較高,中資市場在全球新興市場中的佔比正在提升。"現在美國市場實際利率逐漸下降,對於全球新興市場是利好,外資要投資佈局,把一些錢從美國拿出來投新興市場,中國佔了很大部分。"

也有分析人士進一步表示,港股市場允許爲盈利的特專科技企業上市,爲投資者開放了其他市場所不具備的投資渠道,這也將爲新興科技公司的融資和收益穩定增長作出貢獻。

編輯|A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