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這份成績單讓世界有理由“看多”中國

“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市場機遇不斷擴大,表明這是一片充滿可能性的土地。”15日,在中國發布7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後,德國萊茵藥業產品經理馬庫斯·鮑爾與《國際銳評》交流了看法。而就在前一天,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開幕,印證了數據展現的中國經濟活力。多個國際機構紛紛表示“看多”中國,稱隨着擴內需政策持續顯效,中國經濟韌性和活力將更加凸顯。

打開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會發現,“穩”和“進”是其中兩個關鍵字。一方面,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比如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9%;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另一方面,多個指標顯示加快跡象,“進”的動能在不斷積聚。比如,1-7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7月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中國外貿的表現可圈可點。前7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3.5%,其中7月貨物進口額同比增長4.8%,連續兩個月回升。尤其是在美國向全球發動關稅戰的背景下,中國不斷對外敞開大門。近期,中國批准了183家巴西咖啡出口商爲期5年的對華銷售許可。路透社稱,“這對關稅之下愁眉不展的巴西咖啡出口商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除了得益於基本面良好,還在於“政策工具箱”持續發力。今年以來,中國加緊實施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比如,在“兩重”建設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1-7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尤其是7月以來,中國縱深推進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促進了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近期,中國多個部門密集部署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適時加力,這將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

新的亮點還在不斷迸發。從消費端看,1-7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2%,表明服務消費正成爲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從主題公園預訂火爆,到“跟着賽事去旅行”迎來“潑天流量”,再到假日經濟、演唱會經濟熱潮涌動,無不體現出服務消費的巨大活力與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英國渣打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銳評》,隨着中國服務業不斷擴大開放,渣打銀行將持續擴大在華投資和運營。就在7月底,該公司在杭州增設的優先私人理財中心正式開業,持續深化在華業務。

從生產端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正不斷產生“新”動能。7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6個百分點。尤其是今年以來,人工智能(AI)持續火爆,在各行各業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目前,中國AI專利數量佔全球總量的60%。德國卡赫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告訴《國際銳評》,公司將藉助中國AI發展大潮推動清潔行業智能化與自動化,將攜全能型人工智能清潔機器人等六大全球首發首秀新品,亮相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基於中國經濟強勁表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把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大幅上調至4.8%,稱這一調整主要受內需、出口、創新三方面拉動。近期,美國商界代表團訪華,向外界釋放出中國市場“不可或缺”的信號。與此同時,外資對中國資產的興趣達近年來高點,德意志銀行、瑞士百達資產管理等多家國際機構紛紛表達了對中國資產的超配或“看多”觀點。

近日,中美雙方發佈了《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將已暫停的相關關稅和反制措施展期90天,爲中美經貿關係改善和世界經濟帶來正面預期。儘管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隨着宏觀政策發力顯效,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運行,也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正面“溢出效應”。就像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鋒所說,紮根中國、吸取“靈感”,才能獲得更多前行動力。

(國際銳評評論員)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