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刊投書談健保內容錯誤多 衛福部長邱泰源將投書澄清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醫學期刊「刺胳針」關於我國健保體系崩壞的內容有諸多錯誤,將向Lancet期刊投書澄清。記者季相儒/攝影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今刊出一篇文章,討論臺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闡述我國醫療現況,但因爲文章引用數據錯誤也引發網路熱議。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錯誤內容對用心投入的醫界跟政府都不公平,不排除以個人名義,向 Lancet期刊投書澄清。

文章指出,2022年Omicron疫情高峰時期新冠住院患者死亡率58.2%,跟日本12.5%差距大。奇美醫院ICU醫師陳志金表示,58.2%是指Omicron病人的佔比,並非死亡率。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也說,2022年國內新冠確診病例約880萬例,死亡約1.4萬例,致死率約0.16%;同時期日本致死率爲0.2%,我國並未高於日本。

邱泰源表示,各界對醫療健保各議題,有任何指教都會仔細檢討,但該文章內容也太多跟事實不符合之處,會讓國內外民衆誤解,對於長期關心、支持的民衆,或是投入醫療照護的決策者或是工作者都不公平。接下來將以衛福部或是個人名義儘快正式投書 Lancet,對此迴應跟澄清。

邱泰源說,我國健保最重要的是不會讓人民因貧而病,跟世界衛生組織推動「全民均健」目標一致,臺灣不只有高品質醫療,更是很好的典範;自己也是世界醫師會理事,常常跟國外分享我國成就。然而,健保確實有要改革之處,例如不同工不同酬、護理環境改善等目前已經在着手。

再者,文章內有提到每萬人的護病比護理人員比例62人,比英國、美國、日本都少。邱泰源表示,實際應爲83人,屬於世界前段班,雖然仍是低於美國、日本,但政府也在努力改善,面對現在約11%離職率,不只改善環境,也努力補人充實人力。另,死亡率數據,如疾管署澄清,引用錯誤實在對防疫人員不公平。

最後,投書內容疑似指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在社羣平臺嘲諷急診醫師「小腦袋」一事。邱泰源緩頰說,該名官員可能是面對棘手挑戰,沒有注意到語氣,事後她也有致歉,同時也積極處理急診壅塞問題、召開數次會議研擬解決十分辛苦,「這比較算是個人的事情」。

The Lancet刊出文章由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d)投書的文章,提及我國醫療場域的護病比高、過勞低薪問題,以及新冠疫情時死亡率,還有急診壅塞困境,甚至有政府官員在社羣平臺嘲諷急診醫師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