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丕變 中日經濟互惠難

日中經濟協會、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組成的代表團自16日起訪問中國。圖爲2024年日本經濟界訪華團。(中新社)

日中經濟協會、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組成的代表團自16日起訪問中國。《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雖然對華貿易佔日本貿易總額的比例仍然維持20%的較高水準,但中國對日本的依存度已降至5%。兩國的經濟關係與過去大不相同。建立新的「互惠」關係難度加大。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1月的施政演說中表示,「本着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這一大方向,將在包括領導人之間在內的所有層面與中國進行溝通。」此次日本財經界訪華,具有爲石破茂早日訪華營造氣氛的意義。

戰略互惠關係是2006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元首會談時提出的概念。雖然2018年以後的元首會談中斷,時隔5年後,時任日相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3年恢復會談,石破茂也加以繼承。

報導稱,20年來,中日經濟關係出現明顯消長。對日本來說,中國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對華貿易佔日本貿易總額的比重,在2000年代上升至10%左右,2005年上升至17%。2009年達到20%左右,2023年也維持在20%。在提出戰略互惠關係的第2年,中國於2007年超過美國成爲日本最大貿易伙伴,並持續至今。

從中國的角度看,日本在貿易方面的重要性逐年下降。在中國的貿易總額中,對日貿易的比重在2005年爲13%,與日本差距不大。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上超過日本,啓動廣域經濟圈「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對日貿易額的比重2023年下降到5%。中日比例差距擴大至4倍。

現在中國的GDP超過日本4倍。經團連高層表示「日中關係並非像以前那樣的『政冷經熱』了」。在日本經濟的存在感相對下降的背景中,中日關係愈來愈容易受到安全保障和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