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政治不信任案 法國主權評級恐遭降評
上屆政府在去年垮臺之後,穆迪已下調了法國信用評級。如果再次出現降評,將是更沉重的打擊,導致法國信評被下調至較低級別,並加大了法國債券被強制拋售的風險。
花旗的資深歐洲利率策略師Aman Bansal說,他認爲信任投票會加大降評的風險,如果政府未能過關信任投票,那麼政治上財政緊縮的興趣就會減少。
即使政府生存下來,法國將增加控制債務的難度。目前三大信評機構已有兩家對法國主權信用評級的前景持「負面」展望。
惠譽通常是信評機構的領先者,該公司將在9月12日檢視法國AA-的負面展望評級。穆迪和標普全球將在隨後的10月和11月分別檢視評級。
假如惠譽下調法國評級,信評將降至A+,比垃圾等級高出7個等級,與其它國家相比,處於最低水準。
丹麥銀行(Danske Bank)首席分析師Jens Peter Soerensen表示,如果政府垮臺,導致外界質疑預算赤字削減計劃,那麼法國的評級將被下調。
但是巴克萊(Barclay)的歐元利率主管Rohan Khanna說,將借款人降評,通常是較困難的,「對於歐洲第二大經濟體來說,要做到這一點,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說,任命一位新總理,將降低降評的可能性。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也同意,惠譽的下調評級可能爲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