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再出手!美國主權評級調整後,多家大行評級遭調降

當地時間5月19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宣佈下調多家美國主要銀行的部分信用評級。此次行動緊隨其日前對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調整。

5月16日,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爲十多年來首次降低美國的主權信用等級;同時將評級展望從“負面”(Negative)上調爲“穩定”(Stable)。這意味着中短期內評級進一步下調的風險有所緩解,但美國已不再在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中維持最高評級。此前,標準普爾(S&P)於2011年將美國主權評級降至“AA+”,惠譽(Fitch)也於2023年做出相同調整。

根據穆迪公告,摩根大通銀行、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的長期存款評級均由Aa1下調至Aa2。其中,美國銀行部分子公司的優先無擔保債務評級(senior unsecured debt rating)也被下調至Aa2。紐約梅隆銀行與道富銀行旗下的部分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其長期交易對手風險評級亦從Aa1下調至Aa2。

穆迪在聲明中表示,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意味着,在極端壓力情境下,美國政府對銀行體系提供支持的能力有所減弱,從而對部分高評級銀行的信用質量構成潛在壓力。

此次主權評級調整及其連鎖反應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廣泛關注。評級結果公佈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稅收改革法案因部分共和黨保守派要求進一步削減政府支出,未能跨過國會的關鍵程序門檻。隨後,該法案於當地時間5月18日獲得衆議院稅務委員會通過。

摩根大通分析師巴里(Jay Barry)在給第一財經記者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鑑於降級聲明並不出人意料,且投資者的布倉情況比4月初更加中性,我們預計債市的波動將比上個月小得多。”

巴里補充稱,從長期來看,此次降級可能導致美國政府的利息支出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