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談8月大限、中日歐協議 貝森特吐「玄機」

週一在CNBC節目的訪談中,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川普政府更關心貿易協議的品質,而非達成協議的時間。美國不會爲了在8月大限之前達成協議而倉促行事。當被問及對於那些與美國在貿易談判上談得不錯的國家可否延長在8月1日的最後期限,貝森特表示,這將由美國總統川普決定,但他也表示「較高的關稅會給這些國家帶來更大的壓力,迫使他們去達成更好的協議」。

貝森特表示,美方已經通知貿易伙伴「關稅稅率可能回到4月2日公告的水準」。談判可以繼續進行,我們不會爲達成協議而倉促行事。

此外,貝森特表示,近期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形勢良好,「我認爲現在我們可以開始討論其他議題。伊朗和俄羅斯石油遭到制裁,但中國卻是這兩個國家的主要石油買家,我們可能會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當被問及美國可能對俄羅斯祭出的新制裁時,貝森特表示,美國較有可能採取關稅方面的手段,對所有采購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徵收高關稅,「任何被發現採購俄油的國家都將在美國面臨最高達100%的間接關稅。如果我們實施這些間接關稅,我呼籲我們的歐洲盟友應該跟進美方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警告,如果俄羅斯不能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他將對俄油祭出非常嚴厲的關稅,稅率達100%。

在談到與歐盟在貿易談判上的拉鋸時,貝森特僅表示「與歐盟不必鬧得太難看」。

上週末《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不管達成任何協議,美國總統川普都要求對歐盟徵收的對等關稅新關稅應從15%至20%起跳。此外,川普亦傾向於維持汽車關稅於25%不變。這些強硬的立場旨在測試歐盟的容忍底線。

當談到日本政局陷入震盪時,貝森特表示,美方更關心的是爲美國人民爭取最好的協議,而非日本的國內政治局勢。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日(7月20日)強調8月1日就是「硬期限」,屆時新關稅一定生效。但他也表示,8月1日過後,各國仍可繼續與美國談判,「沒有什麼能阻擋各國在8月1日之後與我們對話,不過,他們仍得在8月1日開始支付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