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川普關稅壓境 歐企紛採回避計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加、墨兩國產品課徵25%關稅,同時對中國商品徵收額外20%關稅,希望能顛覆美國每年近2.2兆美元的雙邊貿易。
歐洲許多企業雖然沒有直接受到影響,但是由於他們在北美的業務龐大,已被迫採取緊急行動。目前四月的第二波關稅壁壘即將到來,因爲川普在上週威脅要對歐洲商品徵收25%的「互惠」關稅。
瑞士巧克力製造商瑞士蓮(Lindt & Spruengli)說,計劃要直接從歐洲工廠出貨給加拿大,而不是從美國工廠,以迴避任何對川普關稅的反制措施。
瑞士蓮執行長Adalbert Lechner說,爲加拿大采購的產品,可以全部轉移到歐洲。「到目前爲止,我們有一個B計劃來避免加拿大徵收關稅」。
在墨西哥設有工廠的德國汽車零件供應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表示,正在監控情勢,將「優化」供應鏈,爲客戶提供最佳價值。
大陸集團財務長Olaf Schick說,公司正在與所有客戶談判,因此還不能說,關稅議題是否將導致生產線的遷移。
該公司在墨西哥有7家工廠,其中一家正在關閉中。Schick說,該公司在美國銷售的9成卡車輪胎和半數的轎車輪胎,都是在美國國內製造,其餘主要從歐洲進口,但也有南美和墨西哥進口。
面對美國關稅威脅,歐洲領導人希望展現團結和決心。分析人士則擔心,美國加徵關稅可能削弱歐洲經濟成長的前景。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一份聲明中說:「德國支持歐盟執委會與美國政府合作,尋求透過談判來達成解決方案」。「但歐盟不會被欺負。如果川普對歐盟產品徵收關稅,我們將團結和自信地做出反應」。
然而部分企業看到了希望。瑞士物流集團德迅(Kuehne und Nagel)指出,「複雜」的全球貿易,可以讓該公司發揮優勢。「我們預計,中短期內,物流和通關成本將上升,特別是在美國邊境。我們對此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