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川普新關稅政策 印企亞洲傷最大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統計,過去兩週期間,印度中大型企業未來12個月的獲利預估雖只小調1.2%,降幅高居亞洲第一。延續去年的頹勢,印度各大企業本季財報仍然不亮眼,故印度股市今年迄今漲幅受限。
印度經濟主要以內需市場爲主,印度主要的Nifty 50指數內,成分股的營收中,只有9%來自於美國,但印度輸美的產品,卻要被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給課徵像是高達50%的關稅,對經濟成長來說的確是一種風險。
日本最大金融業者三菱日聯(MUFG)分析,若印度一直被美國徵收50%的關稅,印度GDP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恐怕會減少1%,其中以紡織等產業受到的衝擊較大。
爲了刺激印度國內消費,總理莫迪日前宣佈全面減稅。摩根大通表示,考慮到美國要對印度產品輸美所課之關稅,可能造成印企估值普遍下修,但部分具內需題材的股票會更有吸引力。
路透社指出,印度企業的獲利成長,已連續五季只有個位數而已,低於2020-21財年以及2023-24財年的平均15%-25%成長幅度。繼四到六月底的財報公佈後,汽車與零組件、資本財、食品飲料,以及耐久財在未來12個月的淨利預估都出現下修,幅度至少在1%以上。
此外,印度政府降低消費稅的政策,也有機會拉擡當地的GDP。渣打銀行預測,計算到2027年三月底的2026財年期間,印度GDP可望增加0.35%到0.45%。2022年至2024財年,印度實質GDP估爲8.8%,位居亞太地區第一。同時,預估未來三年印度的GDP將達6.8%。
美國銀行(BofA)最新的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在短短兩個月內,印度股市已從最受青睞的亞股,跌至最不受歡迎之列。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認爲,印度股市2024年的獲利成長,只有令人失望的6%,無論是經濟成長,還是印企獲利,都可看出2025年復甦腳步還是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