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籍航空7月營收公佈 星宇年月雙增、華航創歷年次高
▲華航下半年即將開航臺北直飛鳳凰城。(圖/華航提供)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國籍航空7月營收公佈,其中華航創歷年同期次高成績,星宇航空則是年月雙增,長榮航空在1-7月營收表現方面也創歷年同期新高。
長榮航空7月客運營收達119.68億元,貨運營收達45.45億元,合併營收達184.93億元。累計今年1月至7月合併營收達1,287.44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長榮航空表示,七月客運市場步入傳統旺季,雖受國際局勢與匯率波動等因素干擾,然訂位量仍隨出發日接近而穩健提升,歐美長程線平均載客率達8成5; 短程及區域旅遊航線亦因暑假展開而涌現客量,東南亞峇里島、宿霧及峴港等航線載客率達9成以上。
此外,看好韓國旅遊需求並加密東北亞航網,10月21日起將開航桃園-釜山航線,以A321機型提供天天飛航服務。屆時可搭配松山-首爾金浦以及桃園、高雄飛往首爾仁川航班,每週飛往韓國將達32班,提供旅客更靈活及多元的飛行選擇。
貨運方面,七月電商平臺促銷活動,帶動電商需求略爲升溫,同時臺灣AI伺服器及半導體設備、東南亞服飾與汽車零件量能穩定,長榮航空持續充分運用客機腹艙運能,並適時調整貨機機隊運力配置,整體貨運營收穩定增長。
華航集團 7 月份合併營業收入爲 177.4 億元,爲歷年同期次高。其中,客運收入 106.51 億元,較前月增加 3.48%;貨運收入 56.33 億元,較上月增加 5.64%。
暑假漸接近尾聲,展望 9 月,華航看好歐洲市場持續暢旺,法蘭克福、維也納、捷克及阿姆斯特丹等航線,預估訂位率皆可約8 成以上;華航將持續觀察各地旅運需求,彈性規劃航班,適時評估新開航點,提供旅客便利多元的航班選擇。
貨運方面,7 月貨源持續穩定增加,貨收亦相比去年同期有 8.33%的成⾧。7 月份起美國陸續公佈各國的對等關稅,至 8 月初正式上路前,空運急單效應推升各地往美航空貨運市場需求,加上 Al 伺服器、半導體與高值電子貨品等供貨持續強勁,相關包機需求涌現。華航持續關注關稅實施後對市場供需的變化,充分利用客貨機運能,積極爭取高價包艙及臨時加包機貨源,以期在油價維持低檔下,增裕營收及獲利。
星宇航空(2646)2025年7月總營收爲40.12億元,月增率7%,年增率16%。1~7月累計總營收達259.7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創歷年同期新高。其中,7月客運營收31.81億元,年增5%。貨運方面,7月貨運營收爲4.78億元,年增59%,單月及累計皆創新高。針對美方宣佈對臺灣進口商品課徵20%關稅,星宇將持續關注市場動向,並視情況適時調整相關應對措施。
星宇航空2025年第二季單季總營收107.70億元,年增29%,其中客運收入85.25億,年增18%,然而自今年4月起,受對等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整體訂位需求呈現向後推遲之趨勢。貨運方面,第二季貨運收入12.57億,年增80%,受惠於7月9日美國關稅展延截止前之出貨潮、美洲輸亞生鮮蔬果銷況熱絡,以及東南亞鮮貨與一般貨品出貨動能強勁,貨運市場仍維持高熱度。
星宇航空董事會也在今日通過2025年第二季會計師核閱報告,第二季單季稅後純益0.08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9.23億元,年增率2.54%,營業毛利18.25%,每股稅後純益0.31元。
星宇航空7月29日開賣臺北-鳳凰城航線,將於明年1月15日開航。鳳凰城是美國第五大城也是創新產業重鎮,有穩定的觀光與商務需求,近年更因科技大廠紛紛於當地設廠,科技業生態圈持續發展,開航初期每週三班,明年3月起將增爲每週四班。連同鳳凰城,星宇在北美航網將增至五個航點。目前星宇美國航線每週10班往返臺北-洛杉磯,每日一班往返臺北-舊金山、臺北-西雅圖,每週四班往返臺北-加州安大略。
臺灣虎航今日則公佈2025年7月自結單月營收13.91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約14.5%,主因受地震、關稅、經濟不穩定等大環境因素影響,導致消費者對非必要性消費,會有猶豫甚或延遲、控制預算等行爲出現。然而,臺虎單月班次數較去年同期增加2.2%;收益旅客數增加1.7%,整體載客率穩定。2025年累計前7月營收約98.45億,與去年同期累計營收98.41億相比仍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累計班次數成長2.1%,累計旅客人次增加1.9%,旅運需求仍屬穩定,且8月暑假旅遊熱潮帶動載客率突破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