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脫歐”後首次峰會 英歐能否重置關係
新華社倫敦5月19日電 題:“脫歐”後首次峰會 英歐能否重置關係 新華社記者鄭博非 英國首相斯塔默19日在倫敦與歐盟領導人舉行會議。根據英國首相府當天發表的聲明,英國和歐盟達成一份安全與防務協議,並在漁業和貿易等多個領域達成共識。輿論普遍認爲,此次峰會以及雙方達成的協議將“重置”英歐關係。 這是英國2020年正式脫離歐盟後舉行的首次英歐峰會。分析人士指出,在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以及跨大西洋夥伴漸行漸遠的背景下,英國和歐盟試圖通過“重置關係”來維護各自利益。雙方在此次峰會上達成了一系列協議,釋放出進一步密切關係的積極信號,但英歐關係的“重建”之路依然坎坷。
多項共識
19日,斯塔默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等歐盟領導人舉行會議,雙方就安全與防務、貿易、漁業、環保、人員往來等領域達成多項協議。會後,英國和歐盟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將在不斷演變和複雜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下深化合作,並同意建立英歐之間新的“戰略伙伴關係”。 在防務領域,英國和歐盟達成一份安全與防務協議,英國有望參與歐盟一項1500億歐元的國防聯合採購計劃。馮德萊恩表示,這是雙方安全與防務夥伴關係的新起點,也是英國參與歐盟國防工業的第一步。 在貿易方面,雙方達成動植物檢疫協議,將簡化英國食品出口手續並降低成本,允許英國漢堡、香腸等產品重新進入歐盟市場。 英歐還簽署了爲期12年的新漁業協議,保障英國漁船能夠持續進入歐盟水域,同時維持歐盟漁船在英國水域的現有捕撈配額。英國政府將投資3.6億英鎊用於漁船現代化改造和技術設備升級。 此外,英歐同意對接各自的碳排放交易體系。雙方還將啓動“青年流動計劃”,該計劃將設定人員流動限額及停留期限,重點推進英歐在打擊非法移民方面的合作。
仍有質疑
分析人士指出,在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出現裂痕的背景下,英國與歐盟試圖通過“重置關係”來維護各自利益,對衝美國政策風險。另有媒體表示,英國和歐盟還希望通過此次峰會對外展示團結,向世界證明其“是不容小覷的經濟和外交力量”。 安全與防務協議被外界認爲是此次峰會的核心成果之一。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國與部分歐洲盟友就俄烏衝突和歐洲安全保障問題產生齟齬之時,這份協議對於英歐雙方具有現實意義。美國《紐約時報》文章指出,英國和歐盟已經意識到美國不再是可靠盟友,這份協議將爲雙方關係定下新的基調。 不過,英國智庫“變化歐洲中的英國”組織高級研究員理查德·懷特曼指出,協議並未提供英歐在國防工業領域合作的具體措施,“它反映了雙方重啓合作關係的意願,更多是現有機制的正式化,而這並非真正戰略層面上的重大轉折”。 雙方在貿易領域達成的一系列協議受到英國工商界歡迎。英國工業聯合會指出,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背景下,深化與歐盟這一最大貿易伙伴的合作,不僅是現實選擇,“也有助於提升英國的貿易吸引力”。 然而,英歐在漁業等問題上達成的協議在英國國內遭到質疑。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刊文分析指出,漁業雖然僅佔英國經濟的一小部分,但“具有政治意義”,批評人士認爲該協議讓英國在漁業上作出讓步來換取歐洲市場。極右翼政黨英國改革黨稱該協議是“英國漁業的終結”,英國最大反對黨保守黨方面則認爲這是一種“背叛”。
前路不平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馮德萊恩在會後這樣評價歐盟和英國關係,“我們正在翻開新的一頁,我們正開啓獨特關係的新篇章。” 此次峰會是英國2020年正式“脫歐”後的首次英歐峰會,有輿論認爲英國和歐盟關係或將得到“修復”。英國經濟學家史蒂夫·諾蘭指出,英國和歐盟國家地理相近,經濟層面聯繫緊密,目前在政治上也有共同關切,這些因素正推動英歐關係朝着更加務實的方向發展,此次峰會“能將英國重新帶入與歐盟進行制度性接觸的框架之中”。 儘管此次峰會及相關協議釋放出英歐進一步密切關係的積極信號,但分析人士認爲,雙方關係的“重建”之路依然坎坷。 有分析指出,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至今,英國與歐盟關係經歷多年波折,雙方在貿易、移民等領域有諸多問題懸而未解,各自都有無法讓步的“紅線”。據多家媒體報道,此次英國和歐盟圍繞漁業和“青年流動計劃”的談判一度陷入僵局,談判過程並不輕鬆,或給協議的落實蒙上陰影,雙方能否真正彌合分歧仍有待觀察。 歐洲新聞電視臺網站刊文說,儘管峰會達成了一些協議,但英國和歐盟在覈心議題上的分歧依然明顯,特別是在英國國內政治阻力不小的情況下,雙方未來仍需通過持續談判來鞏固峰會取得的成果。 “‘脫歐’後,重建英國與歐盟關係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一項新的協議或許能使重建之路少一些坎坷。”美國《政治報》歐洲版文章寫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