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應該是預料中的事 臺積電Q3獲利續創新高

從LSEG(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預測資料可看出,身集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以及NVIDIA與蘋果主要供應業者的臺積電,在截至9月30日的3個月期間,淨利可望達到4177億新臺幣,約17.5億美元。

路透社指出,已公佈上季營收成長3成,並超乎市場預期的臺積電。如果這次的獲利在新臺幣3983億元以上,等於就是又創了新高紀錄,也是連續第7季的獲利,都是向上成長的。

根據統計,臺積電是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身價約值1.2兆美元,大概是晶圓代工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的3倍。臺積電預訂在臺灣當地時間下午兩點舉行法說會,除了公佈更詳細的財報,也要發表對未來營運的看法。

臺積電生產設備供應商ASML在15日表示,第3季訂單數量超乎預期,但預計來自中國大陸的需求,2026年恐將大幅減少。另外,三星電子在14日宣佈,在AI題材的推動下,上季的營業利益可望創3年單季最多。

路透社指出,目前還不明朗的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新關稅政策,會對臺積電造成的影響有多大。不過,臺灣產品現在出口到美國,需被課徵20%的關稅,晶片則是排除在外。

因市場對人工智慧AI樂觀看待,臺積電在臺股的股價,今年迄今已大漲38%左右,基本上已拋開美國新關稅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臺積電佔臺股比重約在4成,故今年到目前爲止,臺股也漲了差不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