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怕汽車業倒光光 韓金援破百億美元

據悉,這些搶救措施包括金援韓國汽車製造業者,加上韓國消費者買國產車可享有減稅與補貼。另外,韓國政府也承諾,會努力跟美國進行談判,且幫助擴大市場。

川普對銷美汽車和小貨車徵收25%關稅的政策,已經在三日開始執行。根據路透社統計,全球各地總共有至少4,600億美元,進口到美國的車輛與汽車零組件受到波及。

分析師認爲,這些受到影響的相關業者,應會在第一年吸收部分多出的關稅,不過,若川普執意要實行下去,這些廠商最後還是會改變生產模式,且銷售量太少的汽車,可能也不會再進口到美國

韓國政府表示,因韓國車倆在美國本土製造的比例偏低,對韓國車商的處境較不利。所以,預估上述關稅將對韓國汽車相關業者造成重大傷害,目前很難具體算出實際受損金額。

韓國政府宣佈,爲了避免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將把原先計劃金援的13兆韓元,再多增加兩兆韓元,今年目前政府的紓困金共計15兆韓元,約101.8億美元。

另外,韓國政府也將把購買韓國汽車的稅金從5%下調至3.5%,先實施到2025年六月爲止。同時,電動車的補助金從現行的20%到40%,提高到30%到80%直到2025年底。

韓國政府表示,將積極支持當地汽車製造業者,擴大對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市場的出口。全球南方並不是以地理位置來定義,指的是未開發的國家,但需求不斷再成長,例如,非洲、拉丁美洲以及部分亞洲等。

根據統計,2024年韓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總金額就高達347億美元,佔韓國全部汽車總出口金額的49%。現代汽車日前曾宣佈,未來兩個月內,也就是到六月初時,都不會調整現有車款的售價。同時,也不會對自己最大市場的美國漲價。

產業專家指出,川普可能是希望祭出很高的關稅後,在談判中迅速讓韓國知難而退,因爲美國的新汽車關稅,會對汽車產業投入成本產生上行壓力。跟傳統汽車供應鏈相比,韓國電動車的供應鏈恐怕更慘,因爲市場大部分都是以中國大陸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