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預算處:參院版大又美法案 將讓國債10年內增3.3兆

大又美法案在參院程序投票以51:49過關,圖爲參院多數黨領袖熊恩在29日凌晨步入議事大廳。(美聯社)

無黨派「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新報告指出,參院爲川普總統減稅、減開支法案所做的變更,不僅會讓國債增加將近3兆3000億元,還會讓健保覆蓋率流失得更大;參院共和黨想力排衆議而通過法案,因此困難度更大。

美聯社29日報導,CBO估計參院版法案,2025年到2034年會讓政府赤字增加將近3兆3000億元,比起衆院通過的法案要多出近1兆元;按CBO計算,衆院版十年內增加國債2兆4000億元。

CBO的報告另指出,假如參院版法案立法成功,全國失去健保的人會增加1180萬人,比起衆院版的1090萬人喪失健保更多。

川普自己爲法案過關設定的最後期限在7月4日,共和黨高層煞費苦心想如期完成,CBO提出的冷峻數字讓他們更遭逢阻礙。

CBO還沒提出估計值之前,共和黨人本來就爲這項開支法案有所齟齬,有些人抗拒省錢的提案如削減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糧食券經費,但另些人揚言那些減支幅度還不夠大。共和黨砍那些施政,是想支應川普第一次當總統時立法減稅,現在要延長下去,總計約3兆8000億元的成本。

共和黨內的拉鋸戰28日夜裡赤裸裸展開,原本是例行的程序投票,即便副總統範斯在場坐鎮,共和黨高層仍得與幾名抗拒的同黨參議員會商達幾個小時。最後以51:49票通過程序投票,法案有所進展,但前途仍然艱難,還要爲修正法案投票。

只是不少共和黨人批評CBO的估算數字,還有報告的可靠程度。爲了讓法案強渡關山,他們動用不同的預算基準線,主張川普到12月屆期的減稅已經展期了,基本上在新預算案中不付出成本。

CBO在28日按共和黨偏好而公佈另一份報告,指出參院版本可望減少支赤約5000億元。民主黨及經濟學者駁斥共和黨的算法是「魔法算術」,讓共和黨減稅的真實成本變得模糊。

民主黨另指出,按照傳統的計算系統,共和黨的預算法案違反參院的「勃德法規」(Byrd Rule),法規禁止預算法案十年後還在增加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