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訓練未落實 專家籲緩修全動法

多名專家、家長代表14日質疑,目前國防訓練未落實,建議暫緩修全動法。圖爲2023年1月11日,國防部1邀請媒體參訪陸軍裝甲第564旅,實施戰車戰鬥隊反空機降操演,所有士官兵在殲滅敵軍後一同大聲吶喊慶祝勝利。(本報資料照片)

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動員防衛準備法》,但多名專家、家長代表14日質疑,目前既有的國防訓練未落實,建議暫緩修法;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在立法院質詢時也批評,此法要把臺灣變烏克蘭,若動員16歲到60歲臺灣人,就有1470萬人要上戰場。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反駁此爲錯誤解讀,強調備戰才能避戰。

民衆黨立院黨團昨舉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公聽會,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張延廷認爲,《全動法》立意良善,但過程缺少溝通,應取得共識再修法;他認爲,動員未受訓練的青年去支援後勤作用不大,尤其目前教育缺少防災、救護訓練,教官退出校園後國防訓練也更缺乏,建議國防部加強國防教育與課外活動。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質疑,2002年就制定的「學校青年服勤動員準備計劃」,規範學生要支援醫療救護、消防,並設立防護團,每年訓練8小時,但都沒在學校落實,現在還要修法,實在捨本逐末。

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則認爲修法有其必要,因該法應對的不只戰爭,還有天災、非傳統威脅等大規模緊急危難;他形容,全動法如同國家的腎上腺素,沒緊急狀況不會啓動,不應將其狹窄化。

民衆黨立委張其祿表示,《全動法》出現爭議,在於「動員準備」的界線模糊不清,擔心政府會假借「準備」之名進行擴權,國防部應對外說清楚。

傅崐萁也指出,陳建仁上任第一把火就燒向全臺灣,要把臺灣變成烏克蘭,還稱政府若要動員1470萬人,將成全世界最大部隊,但陳建仁強調,民主國家都有全民動員相關法律,要避戰就要備戰,備戰才能避戰,「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