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媒體茶敘】顧立雄:持恆強化戰備訓練 以實力維護和平
盱衡當前敵情威脅,爲厚植國軍整體防衛作戰能力,國防部針對「精進國防管理」、「強化戰備訓練」及「前瞻國防規劃」等面向,提出具體國防施政方針;並強調,面對不斷升高的敵情威脅,應持恆強化戰備訓練,以實力謀和平,確保國家安全。(本報資料照片)
顧部長強調,面對不斷升高的敵情威脅,應持恆強化戰備訓練,以實力維護區域和平穩定。(記者林睿奕攝)
國防部日前舉辦媒體茶敘,顧部長針對近期國防施政重點進行說明。(記者林睿奕攝)
爲厚植國軍整體防衛作戰能力,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於媒體茶敘中,針對「精進國防管理」、「強化戰備訓練」及「前瞻國防規劃」等面向提出具體國防施政方針,並強調面對不斷升高的敵情威脅,應持恆強化戰備訓練,以實力謀和平,全文如下:
精進國防管理 優化服役環境
「人」、也就是我們的官兵弟兄姊妹,絕對是最重要的資產。就國防管理的面向來說,培養官兵崇法守紀的精神,打造紀律嚴明的節制之師,是形成戰力的基石;秉持「以人爲本」的哲學,削減形式主義的無謂干擾、提升作業效率,則是鼓舞士氣、強化戰力的基礎。尤其是在百工百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官兵弟兄姊妹都來自社會,對他們來說,戰備任務或訓練只要夠紮實,再辛苦大家也能甘之如飴;但若流於形式,讓官兵無從學習跟成長,就會感覺浪費時間。因此,國軍絕不能墨守成規,無論內部管理、戰備訓練或戰術戰法,都必須勇於改變創新、與時俱進,才能跟得上時代的進步。
除了減輕行政負荷,如何提供良好、合理待遇,藉以攬才、留才,也是人力投資的重要課題。國防院日前完成的一份民意調查就顯示,多數民衆都支持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改善官兵的工作環境及待遇,因此我們已研提「志願役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調增方案,同時通盤考量特定勤務加給額度衡平性,希望透過調高待遇,增加招募留營誘因,提升整體人力,並鼓勵官兵至戰鬥部隊服役;更期盼藉由長期的人才投資,爲國軍帶來人力穩定、戰力提升的多重效益。
此外,對於官兵切身相關的裝備或照顧,我們也不斷更新優化。包括新式步槍,以及新一代抗彈板,都將產製交軍;弟兄姊妹日常穿着的軍便服、戰演訓的迷彩服等,也都會研改。致力改善營區設施、優化生活環境的興安專案,到去年底已經完成83案;還有攸關眷屬照顧的職務宿舍,至去年底已新建380戶,並完成下個階段9案680戶的規劃,這些施政的目的,都是希望讓官兵弟兄姊妹能從最貼身的生活、工作中,體會到所受的重視。
事實上,國防部這方面的努力,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就以主動申請提前退伍的人數來看,113年比112年減少了325人;113年的留營率,則比前一年增加了3.5個百分點,達到82%;今年到2月1日止,留營人數就有1714人,代表大家對服役環境的優化有感。
強化戰備訓練 建立可恃戰力
精良的人員素質,是發揮不對稱戰力的關鍵。相對於中共,我們雖然在武器裝備上,可能不如共軍載臺大、數量多;但透過精實的訓練及良善治理,國軍部隊的人力素質,絕對可以超越共軍,這也是我們得以嚇阻侵略的優勢。因此,強化戰備訓練,就是國防施政的另一個重心。
首先,爲使國軍各級部隊達到快速反應,且維持「高戰備」能力的目標,今年的國軍部隊訓練,結合「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指導,採「實兵、實地、實時、實裝」方式施訓,強化「備戰部署、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持久作戰」整備,建立可恃戰力。
其中,在基礎的人員訓練方面,從入伍就會新增手槍、班用機槍實彈射擊等課程,以及反裝甲武器、無人機的基本操作,強化單兵戰鬥職能。
進一步的部隊駐地訓練,除了提升守備、主戰部隊的作戰職能與計劃演練,強化戰傷救護、反裝甲及防空武器操作等能力;也要加強工兵等戰鬥支援部隊,執行佈雷、阻絕等作業的訓練與整備。
另地面部隊兵科基地的進訓週期,也修正爲以「兵科基地」訓練合格爲目標,使部隊具備軍、兵種協同作戰的職能。新增加的立即備戰操演,則可以訓練部隊達到高戰備的目標。
今年度的重大演訓,同樣聚焦在聯合作戰,除了「漢光41號演習」電腦輔助指揮所及實兵演習、三軍精準飛彈射擊、陸軍聯兵旅戰術對抗及三軍聯合火力實彈測考外;新增「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立即備戰」、「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聯合海上防禦」與「聯合地面防禦」等5項聯合作戰操演。
其中,「漢光41號演習」的規劃,以灰色地帶應處,至縱深防禦作戰爲發展基礎,並調整演習期程。「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延長爲14天,「實兵演練」則增加爲10天,可以有效提升國軍執行聯合作戰計劃之任務能力。
前瞻國防規劃 肆應未來作戰型態
戮力戰備訓練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審時度勢、前瞻瞭望,才能當握先機。面對未來的安全挑戰,國軍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建軍規劃置重點於「建構不對稱作戰」、「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與「厚植灰色地帶應處能量」等四大面向,並且具體落實在無人系統、人工智慧等先進科技應用層面。例如在去年漢光演習中,可以用18國語言,執行國際傳播的「AI主播」,今年就會有升級版,可以把我們的聲音,更精準地傳播到國際社會。
此外,爲引進民間成熟技術與產品,國防部「國防創新小組」成立後,已經啓動「擴增實境智慧作戰系統」等3案的公開徵集,期以公私協力厚實國軍整體防衛作戰能力。爲組建最符合作戰效益的部隊,目前也正由參謀本部以「打」的需求爲主軸,秉持「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的原則,逐一盤點三軍各類型部隊組織編裝,納入演訓驗證,以肆應未來作戰型態、提升作戰效能。
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與不斷升高的敵情威脅,我們不能把和平寄託在別人的善意上;「以實力謀和平」才能獲得真和平。
賴總統亦宣示,將採取編列特別預算等方式,提升國防預算在GDP的佔比。國防部正依敵情威脅、戰備急需等考量因素,配合政府整體政策研擬編列方式。同時,配合國家安全及外交政策,國軍也將持續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友盟國家合作,拓展多邊軍事交流,共同戮力維護區域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