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專訪談建軍!朝作戰準備務實訓練
近年國軍執行戰備訓練任務時,相當強調「務實」。(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防部長顧立雄接任部長滿1週年,近日在專訪中談到,「人」是戰力核心,必須「務實」建軍,朝「作戰準備」實施訓練,並結合國家安全環境變化前瞻預判,發揮「主導先制」優勢,永遠走在敵人前面,形塑安全環境
中央社今(23日)曝光顧立雄專訪內容,其中特別說明了「建軍」概念。顧立雄強調,建軍備戰不但是與時間的賽跑,更必須以宏觀的視角,掌握國內、外環境及趨勢,方能成爲「致人而不致於人」的善戰者。當前敵人的侵擾,無論是常態性軍演,或是灰色地帶行動,都對我國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國防部在應處當下威脅時,也結合國家安全環境變化等因素前瞻預判,包括2028年,乃至2030年的中長程戰略規劃,針對強化防衛韌性與灰色地帶應處所需能力,完成聯合戰力、兵力整建規劃,依國內產能、國外供售意願及國防預算裕度等考量,分批籌建。
在武器裝備籌獲部分,顧立雄表示,國軍對外籌購,加速獲得新式武器裝備,包含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M1A2T戰車、各式無人機、反制無人機系統、人攜式防空飛彈及反裝甲武器等,以強化遠距精準打擊、防空反制、無人作戰、資通電整合等不對稱作戰能力。他也談到,從今年下旬起,秉持「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配合新式武器獲裝期程,以及汰除老舊武器裝備等作爲,重新檢討三軍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兵力結構
顧立雄認爲,國軍鬚髮揮「主導先制」優勢,永遠走在敵人前面,以形塑一個安全的環境。
另外,在該專訪中,顧立雄也提及,凡不符合作戰需求、使用效益不彰、修復成本過高、逾壽期等裝備,都要有決心淘汰,空出庫存並降低維保成本,其中包括2026年起逐年汰除CM12戰車,並以無人機部隊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