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盾參與   首個“國字號”量子隨機數標準發佈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公告,由國盾量子參與制定、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578)歸口管理的國家標準——《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發生器通用要求》(GB/T 45240-2025)正式發佈,將於8月1日正式實施。

上述國家標準由濟南量子院牽頭,聯合國科量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國盾量子等量子信息領域重點單位共同起草。標準規範了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的術語和定義、結構組成、性能要求等,適用於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的研製和檢測。該標準的研製得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強鏈”重大標誌性項目的支持。

量子隨機數是量子信息技術中最成熟、產業化走在最前列的技術之一。相比傳統隨機數產生技術,量子隨機數依據量子力學內稟隨機性,具有更好的不可預測性,但仍需對設備進行信任性假設。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發生器具備“自檢驗”特性,無需信任內部設備,被公認爲是安全性最高的隨機數產生裝置。

該標準的發佈實施,將爲我國量子通信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和工程應用提供堅實基礎,併爲後續制定相關領域國際標準創造有力條件。

作爲國內率先從事量子信息產業化的企業,國盾量子在量子隨機數領域已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公司推出的系列量子隨機數產品,質量達到國密檢測規範、NIST隨機性檢測標準等要求。產品集成度高,性能優越,接口豐富,適應性寬廣,可大幅提高保密、信息安全、金融、計算等行業內使用隨機數的用戶價值,目前已在部分專用領域投入使用。

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1U)

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板卡)

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芯片)

相關標準研製方面,此前公司作爲牽頭單位編制了國內首個量子隨機數相關行業標準,並攜手國內優勢單位參與編制了我國首個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領域國家標準,首批量子測量領域國家標準。截至目前,國盾量子牽頭/參與的國內外標準研製工作達100餘項。

本文綜合自濟南量子院等合作單位文章。

(國盾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