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解讀丨醫療衛生強基,讓更多人在“家門口”看好病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李恆)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實施方案》。會議指出,要把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功能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好滿足羣衆多層次、多樣化、高品質健康服務需求。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實踐,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如,四川、湖南等地,在距離縣城較遠、服務人口較多、服務能力較強的鄉鎮衛生院,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在醫療上基本達到二級醫院服務水平,讓常見病、多發病在鄉鎮解決。
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相對健全,現有超60萬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爲老百姓提供日常的預防、保健、康復以及醫療服務,超500萬名基層醫務人員工作在基層一線,讓百姓看病就診能夠在“家門口”解決問題。
會議指出,要推動醫療、醫保、醫藥政策協同發力,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傾斜力度,完善醫保支付等政策,擴大用藥種類,提升基層看病就醫保障能力。
有專家表示,“三醫”聯動是破解基層醫療資源不足、服務能力薄弱的關鍵。必須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醫保支付向基層傾斜,優化藥品配備使用管理,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讓基層醫療機構“接得住、留得下、看得好”。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協同推進。”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將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作爲“十五五”規劃重要內容,爲基層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不斷增強羣衆健康獲得感。
編輯 賈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