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豬恢復上菜!臺南校園午餐推「好吃豬」節氣料理 吃在地最安心

▲臺南市校園午餐恢復使用可溯源國產豬,推出「好吃豬」節氣料理。(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中央宣佈解除國產豬隻禁宰後,臺南市學校午餐自即日起恢復使用具溯源資訊的國產豬肉,並同步推出「臺南好吉歷 × 好吃豬」主題活動,鼓勵各校以當季蔬菜與在地豬肉打造節氣料理,讓學生吃得安心,也吃出對時食材的風味。

市長黃偉哲表示,學校午餐使用的國產豚肉全數經合法屠宰、來源可追溯,並經多重食安把關,家長與學生皆能安心享用。教育局也運用「好吉歷」推廣二十四節氣飲食文化,像是立冬推出「四神排骨湯」、小雪有「蘿蔔燉豬肉」、大寒時則端出「豬肉鹹湯圓」,讓節氣概念自然融入日常飲食。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次「好吃豬」節氣料理主打三大特色,包括安全來源、低碳在地與風味創新。無論是自立廚房或中央廚房模式,各校均採用可溯源的國產豬,並搭配當令蔬菜,讓孩子在午餐中落實「吃在地、食安心」。

海佃國小校長郭芳朱分享,校內營養師以立冬推出「四神排骨湯」,學生接受度高,吃光光的情況也讓廚餘量明顯下降,真正落實「吃得飽、吃得好」。

教育局也在「臺南幸福午餐食間」FB專區推出每週營養師精選主選單,介紹豬肉節氣料理與均衡飲食觀念;家長亦可至「臺南市午餐教育網站」下載「好吉歷」電子檔,瞭解每月節氣食材重點,把校園的飲食教育延伸至家庭。

教育局表示,臺南作爲美食之都,此次「好吃豬」活動展現營養師與廚房團隊的創意,也象徵食安、農產與飲食文化的連結成果。未來將持續與農業局、衛生局合作,強化食材溯源、廚師培訓與食農教育,讓孩子每天都能享用安全、健康又美味的校園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