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諮委李育傑:臺美聯繫合作 因應中國駭客威脅
國安會諮詢委員李育傑今出席紐約Concordia峰會後受訪指出,面對中國駭客鹽颱風、伏特颱風,臺灣已意識到威脅並做出非常多努力,基礎設施如臺電、中油與中華電信等都要求強化資安防範,也與美方有很好的聯繫合作。
李育傑在聯合國大會期間,出席紐約非營利組織Concordia峰會論壇,向國際說明臺灣晶片製造與人工智慧實力,在當前國際局勢變化中的重要性。
近期美國國安官員與資安專家不斷提出,中國駭客組織鹽颱風(Salt Typhoon)與伏特颱風(Volt Typhoon)等對美國與全球通訊網路與基礎建設的影響,引起各界關注。
李育傑在論壇後指出,鹽颱風監聽美國重要政府官員對話,美方也對各國提出警訊;3周前美國在臺協會(AIT)轉發聯邦調查局(FBI)訊息,如果破獲伏特颱風有千萬美金獎賞。
他說,伏特颱風攸關關鍵基礎設施,幾天前歐洲機場因資安問題班機大亂,可以想像如果中國侵略臺灣或造成混亂,關鍵基礎設施已被埋下後門;臺灣已意識到這些威脅,做了非常多資安努力。
李育傑強調,對關鍵基礎設施如臺電、中油、臺水與中華電信,特別要求資安加強防範,也與美方有很好聯繫合作。
至於美中科技、經貿持續競爭,期間臺灣扮演什麼角色?李育傑表示,這涉及信任關係,過去美臺長期合作,臺灣雖然代工半導體,但從基本資安層層堆疊,已贏得各國信任。
他說,AI是國家競爭力非常重要策略之一,從使用AI解決本身問題,如少子高齡化,降低碳排,可再生能源更有效率,就國家來看非常重要。
至於國安部分,李育傑指出,臺灣在中國威脅下發展不對稱戰略,背後透過AI技術導入無人化科技,無人機、艇與水下無人載具都對國家生存有重要幫助。使用AI做好資安也是一個方向。
李育傑在聯大期間訪問紐約,他表示,過去中國用聯大第2758號決議錯誤詮釋打壓臺灣國際發展空間,事實上從決議看來,臺灣仍有很大國際空間可發揮,希望國際有正確理解,這對臺灣加入聯合國或成爲國際組織一員是很重要的一步。
他說,大家對2758號決議有正確理解,不再受中國單方曲解,對臺灣未來發展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