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鬆桃:用機制建設夯基固本 以執行落實直達民心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鬆桃:用機制建設夯基固本 以執行落實直達民心
——讓羣衆成爲作風建設“閱卷人”
近年來,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注重從制度機制上解決問題,增強貫徹落實制度的執行力,讓羣衆成爲作風建設的“閱卷人”和“監督員”,以實實在在的作風成效做到取信於民。
優化服務路徑“紓民困”
“不僅解決了噪音,還溫暖了心窩!”面對筆者的來訪,獨居老人田大爺由衷地發出了感激。今年3月中旬,鬆桃自治縣居民田大爺因鄰里噪音多次投訴無果,情緒激動來到鬆桃自治縣綜治中心。在瞭解情況後,中心立刻啓動了“民生訴求快速響應通道”。進行法律服務中心協助取證,警調對接室上門勸導,社區同步開展心理疏導。問題解決後,綜治中心持續跟進,爲老人對接養老服務資源。用暖心服務將羣衆的怒氣與焦慮化爲笑意與安心。
通過“常駐+輪駐+隨駐”模式,鬆桃自治縣人民法院、婦聯、住建、市場監管等十餘個部門打破壁壘,構建“程序性推進+實質性解決”雙軌機制。羣衆訴求一經受理,即進入法治化軌道,調解、仲裁、行政複議、訴訟等手段多管齊下。疑難問題由綜治中心派單跟單,部門接單處置,全程閉環管理。對於跨領域或複雜案件,中心啓動“1+N”會商機制,聯合多部門及行業專家集中研判。
近年來,鬆桃自治縣明確場所設置規範化、部門入駐規範化、運行機制規範化、督辦落實規範化、信息化建設規範化“五個規範化”,設置10個辦事窗口與18個多元化解室,採取“常駐+輪駐+隨駐”機制解決訴求,實現羣衆“最多跑一地”目標。目前,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解決羣衆訴求5920件,化解率97.35%,人民羣衆滿意度98.2%。
辦好民生實事“暖民心”
“實在太方便了,去年生病,不出鎮就能拍片。”在鬆桃自治縣孟溪鎮衛生院就醫過的村民胡女士說,以前拍片,需要乘車去縣裡的醫院。2022年以來,通過鬆桃苗族自治縣“縣域醫學影像中心”,共有10多萬名羣衆像胡女士一樣,享受“家門口”衛生院拍片、縣域醫學影像中心專家診斷紅利。
2022年,爲了破解基層羣衆看病遠、看病難、看病貴難題,鬆桃自治縣以縣人民醫院放射科爲平臺,建立縣人民醫院與各鄉鎮衛生院聯心、聯動、聯效的“1+N”模式縣域醫學影像中心。推動縣內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打破縣域醫療影像信息壁壘,接入全縣28家鄉鎮衛生院及縣婦幼保健院。同時,建立完善平臺化診斷審覈機制,制定《松桃縣放射技術檢查規範》《松桃縣放射檢查標準片》等地方標準,嚴格規範全縣醫療機構影像醫務人員在醫學影像檢查、診斷、質控等方面的行爲。通過“鄉級檢查、縣級診斷”服務方式,共爲全縣10萬多名羣衆提供服務。
據瞭解,松桃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自出臺《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管理制度》,推行“一站式服務”“免除120接診縣域內交通費”“雙語導診服務”“降低急診掛號費用”等服務後,實現醫療糾紛化解率100%,審計發現立行立改問題整改率100%,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次數較上年度提升5%,患者就醫滿意度達92%以上,爲患者節約費用約33萬元。
整治不良風氣“順民意”
“全村羣衆紅白喜事統一到‘合約食堂’舉行。明確婚前報備、喜事簡辦,杜絕大操大辦、違規濫辦。”
這是鬆桃自治縣牛郎鎮近年來在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上的明顯成效,這一變化切實根除了鋪張浪費、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問題。村民龍昌勇作爲在“合約食堂”請過酒席的主事人,感受最爲深刻:“2023年10月我女兒出嫁,我們就在村裡的合約食堂辦出閣宴,省心省力省錢,不用東家借桌子西家借鍋碗的。提倡婚事新辦以後,控制了桌數,不大肆燃放煙花爆竹,也給我們自己減輕了負擔。現在吃的是和氣、熱鬧的氛圍。”
鬆桃自治縣針對黨員幹部作風和羣衆反映強烈的濫辦酒席問題,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和治理城鄉操辦酒席工作的通知》,設立公佈縣鄉監督舉報電話,通過“微鬆桃”、羣衆會、院壩會等“苗漢雙語”線上線下宣傳,組建紅白理事會,推行“積分制”公示制度、“合約食堂”等做法,廣泛發動羣衆參與監督和制止違規酒席。同步將道士、餐飲行業納入備案管理,組織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加強日常監督,對責任落實不力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嚴肅處理。目前,組建紅白理事會496個,勸阻違規酒席49起,勸阻成功率100%。
用機制建設夯基固本,以執行落實直達民心。鬆桃自治縣堅持緊盯羣衆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嚴格落實“四下基層”制度,推動事要解決、作風轉變、羣衆滿意。(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