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鬆桃:創設“水域黨員責任崗”築牢未成年防溺水“安全網”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入夏以來,爲深入抓好未成年防溺水工作,貴州省松桃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創新設立“水域黨員責任崗”,通過廣大黨員幹部包保危險水域、重點水域等,引導化身宣傳員、巡查員、駐守員、聯絡員“四員”,形成“一處崗位、一名黨員、一份責任”管護格局,織密織牢未成年防溺水安全網。截至目前,全縣設立“水域黨員責任崗”崗亭513個,涉及黨員幹部1084人,全覆蓋28個鄉鎮(街道)。

當好“宣傳員”,讓安全知識入腦入心

打造立體化宣傳矩陣,用好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駐村幹部、網格員、聯戶長等力量,通過“敲門行動”“防溺水安全教育進校園”等形式,深入宣傳防溺水要求、自救知識常識、溺水警示案例、“六不準”等內容,讓防溺水觀念入腦入心、踐之於行。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資源,收集典型案例製作《防溺水警示教育片》,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掀起防溺水宣傳熱潮。抓好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愛玩水兒童等重點宣傳,通過“點對點”“面對面”宣傳教育,讓防溺水工作落實到點、貫徹到面。目前,全縣組建防溺水宣傳先鋒隊535支,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進校園”等活動603場次,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11萬餘份。

當好“巡查員”,讓風險隱患無所遁形

整合鄉鎮幹部、村幹部、學校教師、藍天救援隊員等成立聯合巡查隊,堅持“重點時段高頻巡、重點水域密集巡”,推行“拉網式”巡查,從源頭上管控溺水風險隱患問題。充分發揮村(社區)黨員幹部“流動哨”作用,帶頭落實重點水域、重要時段巡查制度,及時更新維護警示標牌、救生設備等,確保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實行縣領導分片包乾制,創新“河長制+防溺水”雙軌融合機制,將防溺水工作納入河長制督導重點,確保防溺水工作“有人盯、有人管”。目前,全縣成立聯合巡查隊28支,開展鄉鎮(街道)防溺水工作巡查督導6輪,發現並整改隱患點167處;全縣25條縣級以上河流、28個鄉鎮街道分別由36名縣級領導包保。

當好“駐守員”,讓柔性勸導時刻在線

創新推行鄉鎮(街道)幹部、村(社區)四職幹部、駐村幹部包保山塘、水庫、河流和教師包保學生的“雙包保”模式,實行重點水域駐點值守,通過柔性講解危險後果,第一時間勸阻青少年兒童下水游泳行爲。把未成年防溺水工作與學習教育、“三亮三比一爭先”“我在一線亮實績”等活動結合起來,通過黨員幹部主動亮身份、比作風、展成效,激發幹事動能。鼓勵黨員幹部依託智能監控攝像頭、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對危險水域關鍵點位開展智能化監督管控,實現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整改。目前,已成功勸阻意圖靠近危險水域或下水的青少年兒童2456人次,勸離無監護人在場兒童150人次;鄉鎮(街道)安裝太陽能高清智能監控攝像頭226個。

當好“聯絡員”,讓緊急情況快速調處

充分發揮村(社區)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組織村幹部、網格員、聯戶長等力量,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暑期返鄉學生等重點摸排,精準掌握信息底數,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做到緊急情況信息準、數據實。依託“縣級領導包片、鄉鎮幹部包村、村級組織包點”網格化管理,強化鄉級防溺水指揮中心、公安、應急、衛健等部門聯動,黨員幹部帶頭落實輪班值守制度,確保緊急情況有效上報、及時應對、快速調處。建立緊急信息“1+28+N”快速響應和調處機制,依託微信羣、專線電話、智能監管系統等渠道,優化“發現險情—即時勸阻—上報處置”流程,進一步縮短緊急信息處置鏈條。截至目前,已成立縣級未成年人防溺水指揮部1個,鄉級指揮中心28個,村級聯絡點507個。(莫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