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5.8地震「國家警報震後才響」 氣象署曝原因:深度達72公里
▲吳健富主任說明0409地震。(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今天上午9點53分臺灣東北地區發生規模5.8地震,國家級警報大響,最大震度4級,全臺有感。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起地震爲獨立事件,多數民衆有感,因爲深度較深,震源傳上來要17秒,所以地震後16秒才發佈國家級警報。
昨天深夜11時26分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9地震,最大震度3級。今天上午9點53分臺灣東北地區又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地震深度72.4公里。
吳健富表示,這起地震深度72公里,屬中深層地震,對地表影響小,在宜蘭及花蓮都有4級震度。地震成因是板塊活動造成,主要爲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下緣,發生在陸地上,大部分民衆有感,在宜蘭及臺北都有達國家級警報標準。
他指出,此次地震後16.6秒發佈國家級警報,因爲深度較深,震源傳上來要17秒,所以比較晚發佈。此外,臺北盆地因場址效應加乘達到發佈下限標準。
吳健富指出,搜尋1973年以來半徑15公里資料,這起地震附近有蠻多規模5.5以上地震。臺灣規模5、6地震很多,去年有148個、前年32個,平均每年45個,平常就要做好防震準備。
他表示,今天跟昨晚地震都是獨立事件,並非去年0403地震的餘震,0403地震靠近外海南邊,且今年2月後已趨近於平常背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