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洪災傅崐萁再拋遷村 在地民眾反對喊「生在這盼死也葬在這」

光復鄉重災區佛祖街距離完全復原,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記者曾原信/攝影

光復洪災事發第14天,適逢中秋節但不少居民目前還是積極復原家園,沒心情過節,藍委傅崐萁先前與賴清德總統勘災指出,光復鄉災情慘重、農水路可能須全面處理,是否考慮遷村,引發熱議。不過在地民衆皆反對,認爲遷村是大事,應先解決堰塞湖問題,解決不了再來考慮,並制定短中長期計劃,「既然生在這裡,就希望死也葬在這」。

住在佛祖街林姓災民透露,佛祖街街尾的淤沙目前仍很嚴重,志工跟國軍們目前仍在開挖,由於這邊屬於紅色警戒區未來可能面臨遷村或臨時中繼。林直言,「遷村絕對不是選擇0或1就可以解決。」政府必須要與災民面對面坐下來溝通,大家需要更完整的資訊,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選擇最完整的方案,呼籲政府提出更具體資訊。

佛祖街314巷黃姓災民表示,市府應擬定短中長期計劃,包含第一階段加固堤防防止大水淤泥再次衝擊,中期提供相關評估居住合適性,已經提供相關補助,長期再來評估遷村建議以及農地復原計劃等,與災民一起討論,取得最大共識。

同樣住在佛祖街街頭範姓受災戶表示,兄弟姐妹從出生、就學、嫁人前都生在這個村子,看到祖先打下根基、爸媽守護房子變成這樣,內心已經很難受,好不容易家園清理出一個進度,現在又要逼大家搬到第二居住地,長輩無法接受,她也無法接受,「既然能生在這裡,死也要葬在這裡」。

位於佛祖街,原本被厚厚淤泥侵入,半層樓遭掩埋的保安寺,如今也完整露出,周邊剩餘的泥土也有志願者持續清理。記者曾原信/攝影

佛祖街爲光復鄉淹水重災區,目前多數民宅內仍有大量污泥,志願者馬不停蹄加速趕工。記者曾原信/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