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洪災悲傷中秋…「後院一座山」 民眾沒心情過節

今天是中秋節,花蓮縣光復鄉災民望着房子、一生心血受創,根本沒心情過節。住在大同村敦厚路許姓住戶一家人忙着整理家園,許先生表示,很多家當被水沖走,門也不見了,只能拉帆布充當門面,還要花錢找水電師傅重拉電線,損失慘重,「哪有心情過節啊!」

同樣也是重災區的佛祖街,昨天剛過完六十八歲生日受災婦人黃嫦娥無奈感嘆,住家老屋有百年曆史,她在老家出生、長大,淹水那天剛好外出辦事,沒想到再看到家園,已被泥沙覆蓋,簡直欲哭無淚,在「鏟子超人」幫助下將泥土一剷剷挖出,她自我解嘲說「我家後院現在有一座喜馬拉雅山」。

昨晚日落後仍有民衆在住家旁升火烤肉,光復國小也辦晚會感謝「鏟子超人」,既然家人都回來還是要團聚,「至少人平安」。

昨天仍有許多災民反映資訊不完整,遇到問題不知道要找誰,在重災區佛祖街就有多位災民表達,安置計劃應該跟他們討論。

目前還有六位失聯者尚未尋獲,搜救仍在支援中,失聯者之一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高銘盛兒子高先生表示,最近心情百感交集,他和媽媽也有心理準備,「這房子是爸媽一手打造心血,爸爸說過百年後盼能葬在花蓮,不用有牌位,或許爸爸有達成他心願」。

高男說,堰塞湖九千萬噸的水並非突然形成,戒備措施沒有做到位,導致災民未即時撤離,最後一封預警簡訊文字用語,無法讓民衆察覺嚴重性,呼籲政府建立單一窗口讓災民遇到問題能知道該如何應對,針對災害建立完整應變SOP。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