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板惹禍?烏山頭水庫驗出「清潔劑」農業部曝原因

媒體人發現烏山頭水庫的水質檢測,多次檢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清潔劑),對此農業部迴應,該成分爲環境中常見的微量元素。(本報系資料照)

烏山頭水庫設置光電板爭議延燒,不少民衆擔憂光電板本身存在污染水源風險,更遑論清洗過程產生的化學物質,對此相關部門多次強調「只會用清水清潔」,但仍無法獲得民衆信任,甚至有媒體人發現烏山頭水庫的水質檢測,多次檢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清潔劑),對此農業部迴應,該成分爲環境中常見的微量元素,主要來源可能包括藻類與水生植物代謝物、動植物遺體與有機物分解等天然生物界面劑。

據瞭解,再生能源爲我國積極發展項目,其中太陽能便是主力之一,2025年預計達成20GW,而太陽能電又可分爲屋頂型、地面型、水域型,但臺灣地狹人稠,無論哪種類型的光電,幾乎都需要「與人爭地」,舉例來說,屋頂型光電可能設置於畜牧場、地面型光電則是魚塭、農田上,也因此衍生出不少爭議,像是漁民抱怨設置光電板害魚養不活,如今水域型光電又傳出設置在水庫上,再度引發全民關注。

而水域型光電設置於水庫,最大爭議在於「污染風險」,雖相關單位多次強調無影響,但中天記者林宸佑透過數據指出,烏山頭水庫的水質檢測,從2023年4月至今,共進行7次,其中5次檢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雖數值符合標準,但仍會引發居民的擔憂。

農業部迴應,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是環境中常見的微量成分,水庫中天然陰離子活性介面劑的主要來源可能包括藻類與水生植物代謝物、動植物遺體與有機物分解等天然生物界面劑,且歷次檢測結果值(未檢出~0.07 mg/L),遠低灌溉水質基準值(5.0mg/L),及環境部所訂飲用水水質標準最大容許值(0.5 mg/L),水體檢測出測值系屬於一般環境背景濃度,並非污染異常現象。

農業部強調,自來水公司2025年第2季的水質檢測顯示,烏山頭淨水場陰離子界面活性劑(mg/L)測值是ND,亦即「未檢出」(Not Detected),更是遠遠低於最大限值0.5,此外,烏山頭設置光電清洗系使用「清水」,並未使用清潔劑,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密切監督廠商確實執行清洗作業,以確保不影響水庫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