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板破損會影響水質嗎?環境部最新檢測結果出爐

環境部長彭啓明17日針對「光電板環境衝擊影響評估及因應」召開記者會說明。(林良齊攝)

爲知悉破損光電板是否會影響水質,環境部近日把破損光電板裁剪、破碎,並且浸泡於水中達1個月及3個月,初步發現就算用PH2.88的酸性溶液中達3個月,各項重金屬指標仍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但環境部官員則說,是對照現行最嚴格的水質標準,但是否可供飲用是另一回事。

日前嘉義滯洪池水面型光電板損破損,且近日供民生及灌溉用水使用的烏山頭水庫傳出興建水面型光電,都引發各界關注,爲了瞭解光電板對水質影響,環境部今天公佈設置光電板前後水質比較,其中總有機碳「持平」,化學需氧量、氨氮等則變好,且近5年4000筆以上抽驗均符合68項飲用水水質標準。

爲了進一步瞭解,環境部也派人赴設置光電板的阿公店水庫及烏山頭水庫等地就光電板上游、下游、左側及右側採取樣本,水質也都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

至於外界屢次提到光電板破碎後會溶出重金屬,環境部則把廢棄光電板裁剪、破碎後並依「事業廢棄物毒性特性溶出程序」檢驗,其中各項重金屬均未達到有害事業廢棄物。

針對浸泡情境下並分別於PH6.0至7.0及PH2.88酸性溶液中分析,就算浸泡3個月,重金屬部分仍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其餘元素也未達有害事業廢棄認定標準。

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是否代表可供飲用?環境部長彭啓明說,就像把硬幣丟到水中雖然仍符合水質標準,但一般常識也不會拿來喝,主要是要證明浸泡後溶出重金屬並未超過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