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申報2025年度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採集項目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爲豐富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館藏資源,根據工作安排,現組織開展2025年度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採集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背景

2024年5月30日,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正式面向社會公衆開放。依託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以下簡稱“採集工程”)的成果,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集“採集、館藏、研究、展示、教育、宣傳”功能爲一體,集中展示中國科學家形象,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致力於打造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採集工程是由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協聯合中組部等11部委於2010年正式啓動實施,截至2024年底,已啓動700餘位科學家的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作,獲得實物原件資料15.9萬件、數字化資料45.6萬件、視頻資料50.3萬分鍾、音頻資料59.6萬分鍾,形成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類型最廣泛的科學家珍貴歷史資料庫。

資料採集範圍:手稿、信件、證書、證章、同行學術評價、檔案、照片、報道、著作、傳記、視頻、音頻、口述錄音整理資料、圖紙、採集成果等。

二、申報資格

(一)擬採集的科學家應具備下列條件

1.年齡在80歲以上的兩院院士,或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科技工作者。如申請採集已去世的科學家,需填寫資料調研報告。

2.非院士作爲採集對象需要所在全國學會和所在機構各出具一份正式推薦函,方可申請納入採集。

(二)項目申報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具備較強研究實力的獨立法人單位。

2.能夠提供開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條件。

3.不接受個人直接申報。

(三)項目負責人應具備下列條件

採集小組由項目負責人、溝通協調人員、口述資料採集人員、實物資料採集人員、音像資料採集人員五部分組成,核心成員3-5人爲宜,其中項目負責人1-2人。

1.項目負責人應具備研究生以上學歷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具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具有與採集對象相同或相近的專業背景,對其學術經歷、科研成就較爲熟悉。

2.具有高水平完成項目的管理和協調能力。

3.具有完成項目的良好信譽,曾承擔的採集項目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的,不能申請新的採集項目。

(四)項目組成員應具備下列條件

1.與科學家建立起長期良好溝通關係的人員,如親屬、秘書、學生等;

2.與科學傢俱有相同或相近的專業背景、或具備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專業背景的人員;

3.具有較好歷史學、圖書情報學等專業素養的人員;

4.研究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較強的人員;

5.當地主要新聞機構的媒體從業人員。

三、申報流程

請各有關單位徵求科學家的意向,獲得同意後,項目申報人組織填寫《項目申報書》,並於2025年3月31日前將PDF格式電子版材料(需科學家本人或委託人簽字)發送至電子郵箱,郵件名稱請用以下格式:科學家姓名+項目申報單位+申報人姓名。紙質版材料寄(送)至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3號)。

四、聯繫方式

聯繫人:高文靜 張楠

電 話:010-87413500 13821898111

電子信箱:caijigongcheng@163.com

報送地址: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3號)

附件:

1.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採集項目申報書

2.已去世老科學家學術資料遺存情況調研報告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202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