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逾千人太累 校長偏愛待小校

偏鄉小校容易塑造特色,學區人情味濃,反而讓校長願意留下。圖/同安國小提供

各縣市國中小校長近期陸續展開遴選作業,不少千人以上大型學校的校長缺額乏人問津,中小型或偏鄉小校的校長則是想盡辦法留任,或等任期屆滿後,設法交換到類似規模的學校。教育界表示,大校人多事雜,家長、學生投訴多,都讓校長「心好累」,國中又比國小更明顯。

彰化縣一一四學年國中小校長遴選第一階段出爐,千人以上的學校找校長不易,縣府開放外縣市校長參加遴選,但不僅外縣市校長沒人來報名,連縣內校長也沒報名滿額。

據瞭解,彰化縣千人以上國中有六所,有三名校長申請退休,但都未滿六十五歲,另有三校長符合調動資格,有兩校家長運作校長交換,其餘四校還沒着落。至於千人以上國小則有六校校長調動,兩校校長決定留任,另三校校長想調走,還有一校校內場館經營傳糾紛,目前無人想接手。

偏鄉學校的校長不受二任八年調校的規定,可申請第三任期,總計可服務十二年。彰化縣此次校長遴選中,有五所偏鄉國小校長申請第三任,校數創新高。有校長透露,想在原校任滿十二年後申請退休,不想調任大校。彰化縣教育局表示,依規定辦理遴選,若有缺額則安排候用校長接任。

桃園市教育局表示,今年有三所千人以上國中小校長要退休,另有八所大校校長任滿四年請調,已籌組遴選委員會,平均每年校長遴選報名人數約五十至六十人,平均錄取率約百分之八。教育局坦言,雖不至於沒校長,但有些千人以上大校確實乏人問津,多半由初任校長接手。

有校長坦言,大型學校多位於市區,教職員與學生人數多,常被徵調人力辦比賽活動,再加上大校家長多、教育程度高,對學校要求也多,動輒指控不當管教,親師糾紛、性平案件也比較多。

教育基層表示,教育環境近一、二十年改變很大,「大校沒人想去,小校沒人想走」,問題出在同酬不同工,領相同的薪水,大校的行政事務、壓力較大,除非是名門大校,否則無人想去是常態,國中又比國小更明顯,因爲國中學生進入叛逆期,問題比小學生更多。

「其實想當校長的人愈來愈少。」基層表示,學校主任與組長的薪水相去不遠,但組長能兼比較多的課,加上課堂鐘點費,領得比主任還多,缺乏往上爬的誘因,人才招募只會愈來愈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