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校企協同育人鏈

爲破解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存在一定脫節的困境,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與小米集團連續兩年聯合開設工程師訓練營,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

訓練營中,小米集團選派經驗豐富、行業技術領先的資深研發工程師組建金牌講師團隊,輪流入駐校園,開展爲期15天的“白加黑”式實訓。課程內容涵蓋專業理論、職業生涯規劃、技術實操、項目作業等,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養,也實現了人才的定向培養。截至目前,合肥工業大學共組織開展訓練營兩期,700餘名學生報名參與,最終360餘名學員通過考覈獲得結營證書,150餘人得到小米集團提前批次錄用。

“這15天不僅是技術提升之旅,更是職業發展的啓蒙。”在“小米工程師訓練營”結營儀式上,軟件工程專業2022級本科生李澤智分享說:“從遇到挫折,到最後攻克實踐難題,我們在實踐中深刻體會了‘邊做邊學’的重要性。”

結營並非終點。優秀學員通過考覈,可直接進入合肥工業大學在小米集團南京區域總部的就業實習基地開展實習實踐。

近年來,合肥工業大學立足學生實際和軟件人才市場培養需求,整合行業重點企業、龍頭企業與學院優勢資源,着力打造校企實踐育人共同體。圍繞“深化產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主題,構建“專業認知—職業規劃—能力培養—求職實訓—實習就業”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形成校企協同育人新範式。

據統計,合肥工業大學就業畢業生中,70%以上畢業生選擇長三角地區就業,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同時,70%以上畢業生進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重點領域就業,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國家需求的精準對接。(經濟日報記者 孫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