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宣判時間點 左右李在明選情

路透廿七日報導,南韓進步派領袖李在明被看好成爲下任總統。他去年一月在釜山遭刺傷脖子、前總統尹錫悅去年十二月突宣佈戒嚴以及刑事案件等難關後,再次有機會挑戰總統寶座。

六十一歲的李在明,從窮苦的童工、人權律師,到以因應新冠疫情而知名的京畿道知事,這段戲劇般的人生歷程,在上次大選以不到一個百分點的差距惜敗給尹錫悅時達到最高潮。

一位李在明顧問形容他是「穿西裝的古羅馬競技場鬥士」。若他當選,將接手消弭南韓國內政治兩極化、化解對南韓經濟情況擔憂的工作,還要與川普政府從對等關稅到分攤駐韓美軍開支等問題進行談判。在外交政策上,李在明對北韓的態度很可能沒尹錫悅那麼強硬,這可能讓他與川普的立場相近。

李在明以人權及勞工律師之姿踏入政壇,二○一○年當選京畿道城南市市長。在保守派前總統朴槿惠二○一七年被彈劾下臺後,他志在更上層樓,儘管同年在共同民主黨總統初選中只排第三,但翌年即當選南韓人口最多的京畿道知事。

上次大選李在明得償所願,代表進步派角逐總統。他「非典型」的政治局外人形象,起初被認爲是與其他建制派政治人物競爭的不利因素。但隨着愈來愈多選民對房價、就業和一連串金權貪腐醜聞感到失望,他煽動性強的言論反而讓他躋身共同民主黨領袖。

去年十一月李在明因違反公職選舉法而一審被判有罪,三月二審法院則改判無罪,檢方上訴後,現由大法院(南韓最高法院)審理,三審宣判的時間點及結果會影響他的參選資格,若被判有罪,即使緩刑,他十年內仍無法參選總統,形同總統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