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罩頂 全球筆電出貨再下修至1.4%

因美國關稅戰導致全球市場持續籠罩在國際政策與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中,研調機構今年以來已兩度下修全球筆電出貨總量。圖/本報資料照片

因美國關稅戰導致全球市場持續籠罩在國際政策與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中,研調機構今年以來已兩度下修全球筆電出貨總量。依TrendForce最新調查指出,品牌業者雖於過去兩季擴大備貨規模,惟考量整體經濟疲軟與關稅風險升溫,預估2025年全球筆電品牌出貨年增幅,將從原先4.9%下調的3.6%,再下修至剩1.4%。

TrendForce並預估,若美國與各國的對等關稅協商破局,使得政策風險進一步擴大,恐將致下半年筆電售價調漲、進而影響需求疲弱的情況難以避免,屆時,全球筆電品牌全年出貨則將從年增反轉爲年減2.1%。

先前爲因應川普上臺後的關稅政策變化,品牌廠自去年第四季下旬開始積極提前備貨,推升該季全球筆電出貨量年增5.1%,至今年第一季增幅更加強勁、年增達7.2%。

但隨着美國啓動關稅戰後,全球政經環境、資本市場短時間內劇烈震盪,即使美國已暫緩徵收對非中各國的對等關稅90天,但增稅烏雲並未褪。TrendForce指出,筆電品牌廠正密利關注美國與各國間的關稅協商進展,同時也加速自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出貨至美國市場的腳步。

除了美系品牌如HP(惠普)、Dell(戴爾)皆較早佈局東南亞產能,具較大調度彈性,在轄免期內、自目前0%關稅的東南亞供應鏈補充在北美通路庫存的量能,也相對快速。另如臺廠宏碁、華碩,則憑藉過去兩季的擴大備貨,皆預期短期內仍無供貨短缺之虞。

不過,TrendForce認爲,雖短期內關稅暫緩有助品牌出貨,但終端價格的調漲的可能性極高,恐將抑制消費與商用換機需求。且若中國落實對美國的關鍵零組件加徵關稅,將進一步提高整機生產成本,亦會迫使品牌廠採取更保守的生產與採購策略。

在後續的關稅協商中,若美國最終對東南亞地區課徵的關稅能控制在10%~20%間,TrendForce則預期,或將有助緩解品牌廠商的成本壓力,進而穩定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