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重創香港貨運代理業
近五年香港出口美國金額變化
美國今年以來對中國加徵145%的高額關稅,香港因其中轉站地位,所受的打擊將更大,貨運代理業首當其衝。機構數據顯示,5月12日起一週內,從香港到北美西海岸的貨櫃輪有高達41%被取消,未來兩週內則有32%被取消。
南華早報6日引用供應鏈研究公司Sea-Intelligence數據報導上述內容。報導另引述國際貨運預訂和支付平臺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表示,承運商已取消「非常高比例」原定未來幾周從中國前往北美的航班。
Freightos全球合作伙伴執行副總裁Joyce Tai則表示,高額關稅將讓中國經濟受到巨大打擊,香港受到的打擊可能更大,因爲香港是一箇中轉站。
Tai強調,對香港徵收同樣的關稅,其影響可能比對中國徵收的關稅要嚴重得多。許多中美貿易往來業務佔總業務超過15%的製造商,已經被迫裁員或削減成本。數據顯示,香港近年出口美國金額比例,佔總出口約6.5%。去年出口額爲2,955.71億港幣,年減8.5%。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範婉兒稍早表示,香港企業早已準備應對美國關稅措施,2017至2024年期間,香港對美國出口下跌約9~10%,但同期整體出口增加17%,當中向東協及中東出口分別增加39%和40%,新貿易走廊可降低關稅影響。
另聚焦中國港口,儘管外界預期中美貿易戰將拖累中國經濟,但4月數據顯示,中國港口總出貨量未受到影響。
中國交通運輸部6日公佈,截至4月27日的一週,全大陸港口共處理貨櫃670萬個,機構測算此一數據比上年同期增長7%,預示着中國海關將於9日公佈的4月出口數據,仍將表現堅韌。
不過,中美貿易的實際流量已有所下滑。船運追蹤數據顯示,近期停靠中國港口並開往美國的貨輪數量,已從4月中旬的73艘驟減至目前的47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