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影響桃園30萬勞工 首創8指標建立風險分級

桃園市勞動局近期在不增加人力下,利用勞檢訪視,一併調查統計受關稅衝擊情況、蒐集意見,並提醒勞基法相關規定,估計每月可回收2000家訪視資料,目前訪視結果約有3成企業反映將受關稅衝擊。(勞檢處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勞動局近期在不增加人力下,利用勞檢訪視,一併調查統計受關稅衝擊情況、蒐集意見,並提醒勞基法相關規定,估計每月可回收2000家訪視資料,目前訪視結果約有3成企業反映將受關稅衝擊。(勞檢處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是臺灣重要的製造業中心,川普關稅新制估計受影響勞工約30萬人,不分黨派議員關心桃園因應作爲,也呼籲借鏡疫情祭出的福利措施,讓無薪假勞工不至於斷炊。勞動局獨創以行業別及8指標建立風險分級評估預警機制,也呼籲中央延續疫情時推動的減班休息薪資補貼安民心。

無黨議員謝美英指出,經發局預估新關稅恐讓桃園電腦跟周邊設施等5大產業衝擊最大,估計受影響勞工30萬人、工廠4693家、產值1.9兆,她認爲關稅提高可能導致企業訂單減少與生產規模縮減,出現無薪假或裁員;若影響到獲利,企業可能降低成本來維持競爭力,進而影響勞工薪資、福利;若產業鏈整個外移,不但會大裁員,更會因失去大量工作機會,導致失業率節節攀升,市長張善政都認爲對桃園的衝擊恐怕會比疫情的時候還嚴重,雖然現在有90天緩衝期,但希望勞動局提前因應,可以借鏡當時疫情祭出的福利措施如以工代賑、安心上工之類的紓困計劃。

藍營議員錢龍除呼籲接軌中央4大因應措施,也期望勞動局在訪視過程中,能細查間接受關稅風暴的企業與勞工,讓他們也能獲得合理的保障。議員林政賢強調桃園是全國重要工業重鎮,市府應積極擬定應對機制與勞工保護政策,協助勞工在面對國際政經變動時,維持工作穩定與基本生活保障。

議員黃敬平擔憂重演疫情期間大量無薪假、減班、甚至解僱潮的情況,呼籲勞動局應儘早擬定應變措施,主動掌握產業動態,協助勞工轉型或就業銜接,降低對家庭與社會造成的衝擊,不能等到業者發出大量解僱通報,或無薪休假風聲傳出才被動處理,市府必須預做沙盤推演,建立快速反應系統,並與經發局、產業工協會聯繫掌握第一線動態,他也建議比照疫情期間與中央擬定「緊急勞工支援專案」,快速啓動就業服務、職訓資源,保障受影響勞工基本生活權益,建立與勞工團體、民間組織的合作窗口,擴大非正式管道的求職與轉職支持。

勞動局長李賢祥表示,除配合中央3政策方向避免提前解僱、協助重返職場、促進青年就業,桃園也以行業別及8項事件指標如減班休息、大量解僱、資遣通報、涉及停工調解案件及檢舉案件、外籍移工轉換僱主或解約返國、工會通報案件等,建立風險分級機制,利於預警通報與資源調度。

李賢祥說,近期也在不增加人力情況下,利用勞檢訪視,一併調查統計受衝擊情況、蒐集意見,並提醒勞基法等相關規定,估計每月可回收2000家訪視資料,目前訪視結果約有3成企業反映將受關稅衝擊。

李賢祥也提到,訪視過程業者也希望中央協助推動僱用安定措施和安穩僱用獎助2大方向,他解釋,疫情時中央在3年投入1345億元協助企業和勞工,像是減班休息薪資差額補貼就有31億紓困金,將向中央轉達業界希望比照辦理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