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威脅引發銅流向劇變:美國“吸銅”,歐洲“缺銅”

受美國可能徵收關稅的威脅影響,全球銅金屬正大量涌向美國,直接導致歐洲大陸現貨銅供應出現顯著缺口,並歐洲大陸部分區域現貨銅溢價推至歷史新高。

這一系列連鎖反應已引發全球銅價體系的顯著扭曲,催生套利行爲,並迫使市場參與者將目光轉向廢銅等替代來源,引發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

歐洲“銅”缺:現貨告急,溢價創紀錄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 Argus Media 觀察指出,歐洲現貨市場正面臨即期交付銅供應嚴重不足的困境,這種短缺直接推高了歐洲現貨銅溢價。

根據數據提供商Fastmarkets的統計,截至4月底,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基準銅價相比,交付至德國的現貨銅溢價已飆升至每噸250美元的創紀錄水平;與此同時,運抵意大利裡窩那港和荷蘭鹿特丹港的銅溢價也分別達到了每噸180美元。

全球銅市連鎖反應:套利活躍、廢銅替代升溫

截至上週五,全球銅價格已出現明顯分化。

目前,作爲全球定價基準的LME銅價約爲每噸9400美元,與美國Comex交易所的銅價之間,已形成約700美元/噸的顯著價差。

今年3月,市場對關稅落地的恐慌情緒一度將LME銅價推升至每噸10000美元以上,而同期美國Comex銅價更是飆漲至每噸11500美元以上。

歐洲主要的銅生產商Aurubis向媒體透露,倫敦與紐約之間的巨大價差爲市場創造了套利空間,驅使貿易商積極從亞洲和歐洲市場採購價格相對較低的銅,再轉運至美國市場以更高價格出售獲利。

面對現貨銅的供應緊缺和價格高昂,買家也越來越多地考慮轉向銅廢料市場。

分析人士觀察到,廢銅相對於LME銅價的折扣已顯著收窄。根據Argus Media的數據,歐洲裸銅廢料(Bare bright copper)價格已從今年年初相當於LME銅價的97.5%-98.5%,攀升至98%-99%的水平。

該公司歐洲銅價主管Ronan Murphy對此評論道:

Murphy補充稱,當前局勢下,“所有買家都面臨風險敞口”,並且普遍“對其在需要時能否獲得額外供應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