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帶來不確定性,軟銀、OpenAI千億美元“AI基建”項目被曝停滯

IT之家 5 月 12 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軟銀集團計劃在美國投資 1000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7232.59 億元人民幣)建設 AI 基礎設施的項目已陷入停滯,華盛頓加徵關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使融資談判受阻。

今年 1 月,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與 OpenAI 聯合創始人奧爾特曼發佈“星際之門”計劃,宣稱將“立即”啓動 1000 億美元投資,並最終擴大至約 5000 億美元。然而三個月過去,軟銀尚未制定融資框架,也未與銀行、私募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展開實質性談判。

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初軟銀曾與多家金融機構進行初步接洽,包括瑞穗銀行、摩根大通、Apollo 全球管理公司和 Brookfield 資產管理公司。但由於經濟前景不穩、AI 服務價格下探,金融方對數據中心項目變得謹慎,談判未有進展。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政府的激進貿易政策令 AI 投資前景更加複雜。資本成本上升、放貸機構和債券投資者對高風險項目趨於迴避,再加上全球經濟可能陷入衰退,數據中心需求前景變得更加不確定,拖慢了融資節奏。

與此同時,一批更便宜的 AI 模型陸續問世,同樣引發市場對與 OpenAI 相關項目未來盈利能力的疑慮。

軟銀方面未就此發表評論,OpenAI 則拒絕置評。

據悉,軟銀正通過“願景基金”旗下的一支由 20 至 30 人組成的專門團隊推動星際之門項目建設。該團隊由美洲區管理合夥人 Vikas J. Parekh 領導,後者在自動化和企業軟件領域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