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限將至 賴政府剉咧等

美國總統川普本週以來,已致函22個貿易伙伴公佈各國的最新關稅稅率。路透

臺灣兩大政黨,如果提起「溫良恭儉讓」,多半會直指國民黨;相對的是好鬥又善鬥、充滿狼性的民進黨。弔詭的是,在此次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對等關稅」戰中,民進黨狼性全失,反而處處「溫良恭儉讓」,一路棄甲丟盔,讓人「恨鐵不成鋼」。

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解釋:「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總之,形容態度溫和而缺乏鬥性。

川普於四月二日「解放日」宣佈要開徵對等關稅,一週後生效;後又宣佈延期三個月,期待各國前來談判,在期限前解決貿易落差。民進黨先表示會大幅增加對美軍購、容許臺積電赴美投資,繼之願意將關稅大幅降低,最近又放手讓臺幣「暴力」升值,極盡卑屈。

川普與英國先達成協議,對中國大陸因互卡脖子暫時休兵,再宣佈對越南稅率;並於美東時間七日開始,通知包括日韓等廿二國即將實施單邊關稅稅率,並簽署行政命令,將原訂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八月一日,形同對仍在與美國協商的國家施壓。這廿四國面臨的稅率介於二成五至五成不等,將於八月一日生效。其中,美國主要貿易伙伴日本、韓國面臨的新關稅稅率都是二成五。稍早,川普發文強調:「所有應繳關稅將自正式生效起繳納…不會有任何延長」,但表示對方提出令人滿意的不同方案,仍有商量餘地。

臺灣執政當局面對美國壓力,擺出一片「赤誠」並使出渾身解數加以迎合,卻未能於第一時間獲得「回報」,似乎未能滿足美方進一步要求,遂遲遲未能達成協議,又唯恐美方出大招而提心吊膽,無奈「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商人出身的川普行事作風反覆無常,談判手段採「極限施壓式」,針對對方弱點拉高要價;除非對方有本錢頑抗纔有迴旋餘地,否則即加重懲罰威脅,在強弱懸殊情況下往往得逞。賴政府對川普關稅戰的本質缺乏瞭解,面對深具狼性的川普,反而以「連自己都不擅長的溫和」與缺乏鬥性的方式應對,先屈膝無償送出一連串善意,反而讓川普據以加碼,實錯失先機愚不可及,損及全民利益,同時加深未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

執政黨對美貿易談判進退失據,追根究柢是源於在美中競爭上選邊站,全面倒向美國,將臺灣安全押注於美國的全力支持,因而產生依賴感;深恐不唯唯諾諾即可能失掉美國的保護,寧可讓美國予取予求。殊不知,美臺並無共同防禦條約,川普治下的美國極爲排斥對海外用兵;臺灣縱使在對美貿易上大幅讓步,也換不來美國協防颱灣的堅定承諾。

另一方面,民進黨政府面對一再強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大陸,卻堅決不承認血緣中國、文化中國,又在政治上言語刺激;若願從交流中累積善意,遠離兵兇戰危之險局,反倒能使美國珍惜臺灣這座第一島鏈上「不沉的航空母艦」,不致漫天要價。在美中鬥爭中,臺灣兩大之間難爲小,要避免一面倒帶來的損害,左右逢源纔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