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紛談西貝預製菜風波 「站隊不如站對」
預製菜。(取材自政知見)
近日關於知名連鎖餐飲西貝預製菜的話題受到關注,引發熱議。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央媒13日、14日接連發文。其中,人民日報評論指出,預製菜話題「攪動」輿論場,與其站隊,不如站「對」。
人民日報在標題爲「預製菜討論,在交鋒中抵達共識」評論中表示,在紛擾一時的熱議中,與其站隊,不如站「對」:在「爭鋒」中凝聚共識,在熱議中尋找治理良策。如何更清晰界定預製菜標準?如何減少資訊不對稱?如何在便利服務的同時確保餐飲品質?預製菜討論中的「三個如何」,值得思考。
評論指出,預製菜資訊需要更加透明,讓消費者主動選擇。預製菜的真正挑戰不在於技術層面,而是如何建立起消費者的信任連結。餐飲業發展,既要追求高效便捷,更要滿足大衆吃得安心、吃得明白的剛需。這場討論,要走向理性與建設性:以治理優化預製菜發展環境,推動企業行爲規範與消費者的知情選擇。贏取公衆信賴,產業發展纔能有美好未來。
新華社則以「不怕你預製,怕你不告訴我」爲題表示,各方討論預製菜話題背後,是消費者對於知情權的關切以及對提高餐飲質量的訴求。當「鍋氣」成爲評價菜餚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餐飲從業者們也應該思考,預製菜如何更好輔助行業發展,成爲令人安心的美味。
報導說,目前,大型連鎖餐飲企業中使用預製菜十分常見。專家及業內人士認爲,標準化、透明化、創新化發展,是預製菜產業的未來之路。
另外,央視指出,去年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出臺「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預製菜的定義、哪些食品不屬於預製菜。至於如何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央視認爲,應從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生產許可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等三方面着手。
報導指出,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稍早就「通知」有關情況表示,預製菜雖經過工業化預製,但仍屬於菜餚範疇,消費者在菜餚烹製過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劑,規定預製菜中不添加防腐劑更加符合消費者期待。
圖爲賈國龍在羣組的表態截圖。(取材自紅星新聞)